北京目前正在有计划、分步骤地整治“城中村”,据报道,王岐山市长6月25日在市政府专题会上强调,城中村“已成为困扰北京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首都的形象”,“一定要下决心、花大力气整治‘城中村’,推进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
本报记者调查也表明,王岐山市长所言不虚。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城中村”整治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群体,事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敏感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城中村”治理时要高度审慎,全盘考虑。
北京有数百个“城中村”。“城中村”治理将成为北京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改造运动之一,几十万户本地居民和大量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将因此受到影响。如此重要的公共政策,仅仅有政府部门的主导,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参与是不够的。广大市民,尤其是“城中村”的居民应该对这一公共政策有发言权。
目前,“城中村”治理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拆迁,目前国内之所以因拆迁引起的社会问题不断,就是因为,个别地方在实施拆迁的过程中无视民意、迷信行政强制权力所致,典型的如湖南嘉禾事件。
这些教训,我们在推进“城中村”整治时要尽力避免。
还要注意的是,整治“城中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拆与建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城中村”的居民大多是由原来城郊的农民转化而来,这些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经济实力薄弱等原因,大多靠将房屋出租、或做些小生意为生。此外,由于“城中村”目前居住着大量外地来京人员,“城中村”一旦消失,这些人的居住和生活成本将会增加。可见,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城中村”
原住民和流动人口的生计问题,“城中村”现代化的意义就是有限的。城市改造根本上不是为了表面的形象改观,而是为了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最后,还想提醒相关决策部门,“城中村”改造不能搞“一刀切”。虽然许多“城中村”的管理混乱,环境恶劣。
但也要看到,有的“城中村”管理却井井有条,治安环境和生活环境都不错,典型的就是本报在报道中所提到的六里屯村。这样的“城中村”,是否有必要“消灭”它,尚需思量。
当年,华人在国外城市聚居,形成了许多建筑简陋、人口居住密集的“唐人街”,现在这些唐人街已经成为国外许多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同样,“城中村”记录了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所以“城中村”何尝不是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标本呢?我们是否应该有选择地保留这些珍贵的标本,让一些秩序良好的“城中村”继续自由地“生长”呢?
本报评论员于平相关报道见今日A13-1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