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苏州园林、武当山、布达拉宫、三江并流、北京明清皇宫等5处地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被世遗大会亮“黄牌”,将被列入重新确定的《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但正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新闻宣传组负责人表示,“亮黄牌”情况根本不存在,世遗大会也未发布过此类消息,有关媒体报道失实。
在世遗大会召开之际,不仅有“高句丽王城等获得通过”的好消息传来,而且还在道听途中衍生出“亮黄牌”的不实报道,说明世遗大会的进程、我国境内遗产的现状得到社会公众广泛的关注。“亮黄牌”报道虽非真相,但绝非空穴来风,深究其炮制出炉的动机,认真倾听其中的真实声音,应当是大有裨益的。
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拥有30项世界遗产的遗产大国。这么多的遗产资源,既是历史馈赠的丰厚财富,又是压在我们肩头的保护重担。对这些遗产能不能提供优质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不辜负先人的嘱托与世界人民的期望,人们有理由为之担忧。这是因为,当前少数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利用轻管理的现象,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过度开发,致使一些世界遗产出现了大量人为破坏的迹象,甚至个别世界遗产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警告。可见,假新闻虽然被澄清,但它揭示出的潜在危险倾向,值得我们为之警醒。
为了澄清事实,有关方面介绍说,尽管我国的部分世界遗产的保护受到了较大的威胁,但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遗产接近濒危的标准和条件,还没有一项列入世界遗产濒危项目。看来,如果没有不实报道,就没有这一信息的公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正常的信息发布机制不畅。在被“亮黄牌”之前,应该有一个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机制,让公众及时地了解对“世遗”的保护状况,从而在社会上营造一个世遗财富共享、保护责任共担的良好氛围,唯其如此,才不负遗产大国的身份。
世遗项目虽是世界的,但更是我们的,我们更有理由对其实施严格保护。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被“亮黄牌”作为判断遗产保护的尺度,我们有责任在被亮黄牌之前,建立一个更为细化的监测标准与预警机制,对世遗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及时提醒并弥补。在我们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下,“黄牌”或许不再为人们深切忧虑。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