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
———关于寻找乐山城市主题的思考唐长寿
“这是一座以石头为胜迹的城市。秦之离堆,汉之崖墓,唐之大佛,明之城墙,无一不是一堆石头。”
在今天讨论乐山城市主题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多年前的这段话。
乐山一位地质专家说过:“红砂岩———嘉州古文化之母。”诚然。乐山城山环水绕,红砂岩山峦与三江五河冲撞,与历代先民对话,因之所形成的文化遗存,成了古城文物的主体。除了人们说了不知多少遍的大佛、崖墓外,那横跨在五河之上的古桥,哪一座不是红砂石建成遍布古城内外的砖木结构的楼台庙宇,支撑它们的台基、柱础,固然是石头,大殿中的神台香案又何尝不是石头?城西的节孝牌坊是石头不用说,其下的千年驿道,仔细一看,也是红砂石板铺就。就是城里、乡下的民居,也靠了这红色的石块,才能与小青瓦、杉木柱相映,才形成了对人们有着无穷亲和力的景物。
从汉晋崖墓到明清墓园,那精美绝伦的画图,全靠红砂岩留存给了我们。荆轲扑向秦王的一瞬间,就是靠石头把它定格在麻浩崖墓的墓壁上;那引得宋代以来诗人们吟咏不绝、郭沫若专为之写下《叮咚草》的叮咚井,也是靠一堆石头而成形与大佛一样,它们的根,全在那一块一块的红砂石上。以红砂岩为母体,一代一代的乐山人在不知疲倦地寻求着嘉州山水的真与美。气势如虹的嘉州古城以红砂石筑就城墙。“嘉定城一带红墙的影子”,就是初到乐山的少年郭沫若对嘉定城的印象。地质学家曾把这些石头所属的白垩纪上统夹关组命名为“嘉定城墙组”,创下了以文物命名地质年代的孤例。十多年前,长城专家罗哲文考察嘉州古城后由衷地说:“南京说是石头城,其实现在的城墙都是砖的了。乐山才是真正的石头城”
城墙依山临江,城堤合一。三江水涨,浪石相激;峨眉夜月,雉楼倒影。“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岂独金陵气象,嘉州依然。
作家刘索拉说:人和石头结下了莫逆之交,灵魂就有了落脚处。人保护了石头的灵魂,也把自己的灵魂无私地给了石头。崖墓画像中呼之欲出的“奔马”、“佛是一座山”的凌云大佛,落脚处正是乐山古代画师、工匠们的灵魂。乐山人和红砂石结下了莫逆之交,他们的灵魂就凝结到了古城的石头上。
“三江合流明匹练,石头城上月如钩。”在寻找乐山城市主题、彰显乐山历史文化底蕴的时候,这或许是乐山人一段难于割舍的文化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