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粮是指长期储藏、导致黄曲霉菌(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280℃高温下仍可存活)超标,已不能直接作为口粮的粮食。陈化粮所含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尤其易导致肝癌),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比化学品致癌物亚硝胺类强75倍,试验表明,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为24周。按照国家规定,陈化粮的销售处理,应采取在县级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拍卖的对象主要是酿造、饲料等工业用粮大户,陈化粮是绝对不允许直接作为口粮进行销售的。 7月上旬,有媒体报道,一些本该作为饲料的陈化粮,竟然成了“民工米”,端上了民工兄弟的餐桌,此事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近日,本报记者在长春市内进行了为期3天的暗访。“民工米”8角钱1斤就卖 7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春市绿园区奋进乡小房身北市场。第一家粮店的女店主听说记者要买工地用米,就告诉记者:“往前走,到卖五金的地方打听李洪文,大家都知道,他那里肯定有你要的米。”记者来到女店主指点的五金店后,经另一女子指点,找到了李洪文的妻子(以下称李妻)。听记者说明来意,李妻对记者说,那些大米不在这里,说着,拿起钥匙和记者一起出了门。 李妻带记者七转八转了一阵后,来到一家五金店后的一间小屋。一进门,记者就被屋里浓重的霉味呛得打起了喷嚏。记者仔细打量了一下这间“神秘小屋”,屋内被大小不一的米袋子堆得满满的,整袋和半袋的大米各占了一半。窗户上钉了一层厚厚的地板革,屋里光线十分昏暗。记者在屋内东墙根一个开口的米袋中捧起一把米,霉味直冲鼻腔,这半袋是发霉变黄的大米。 李妻对记者说,以前他们两口子在工地上给民工做过饭,别看现在这些米霉味大,但用水冲两遍后,米粒上的那层黄色就能洗掉,“要是这些米过水之后还有味,就加一把香米,保证做出的饭香喷喷。” 李妻说,这些大米整袋的2.10元/公斤,散袋的还能便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妻说可以以2元/公斤的价格把米卖给记者。 16日,记者再次来到该五金店,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躺在炕上打手机,经介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洪文。 得知记者的来意,李洪文对记者说,刚才他接的电话,就是有个熟人托他以1.8元/公斤的价格帮忙卖20吨大米。李洪文带记者再次来到五金商店后面的那间小屋,他坦言,这间屋里存的大米都是陈化粮,是他从别处收来的,这些米吃不住,中午做的饭,放到晚上肯定扯粘条(变质)。李洪文说:“如果你能保证民工吃出事后不来找我,我就把这些米8角钱1斤卖给你。” “改造术”:1洗2掺3重磨 李洪文建议记者买回这些米后,把好米和坏米混在一起再下锅。他还说,不管大米霉成什么样,霉的都只是表面那层,他可以帮记者联系一个磨米厂,把霉变的那层磨掉,这些大米就和新米差不多了。但是磨完之后,粮食会有损耗,同时还要付给磨米厂加工费。 据李洪文介绍,他10多年前就开始倒卖“民工米”了,那时他一边做买卖,一边给工地的民工做饭。有一段时间给一些四川民工做饭用的米,比记者看到的这些米中最不好的还差。记者问他,是否和民工们一起吃饭,李洪文夫妇一起摇头:“我们从来没在工地吃过饭。”记者临走时,李洪文说:“不敢说在这一片干这行我是老大,但大家都认识我。干了10多年之后,我觉得干这事对不起良心,所以准备收手不干了,打算把家里这点库底卖了就算完事。” 刚卖给长春一工地70袋“民工米” 从李洪文处出来后,记者又走访了附近的3家粮店,3家店都出售“民工米”,价格在1.8元—2.1元/公斤不等。 在一家名叫“景辉粮油批发”的粮店里,记者看到,最便宜的大米售价为2.24元/公斤。店主告诉记者,他这里虽然也卖“民工米”,但是央视报道了陈化粮后,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调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这些米摆在店里的。店主说,他家仓库里有陈化粮,售价为2元/公斤。 随后,该店主劝告记者,尽量别在“风头正紧”的时候买便宜的“民工米”。 和“景辉粮油批发”相隔不远的“路家粮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半个小时前,他刚以1.8元/公斤的价格卖给长春周边一工地70袋“民工米”(每袋25公斤),店里现在已经没有“民工米”了。如果记者想要,他可以帮记者联系,但价格要比他卖出的这批米贵。 该店主用手机与别人联系后告诉记者,他的朋友手中有一批这样的大米,价格是2.04元/公斤,这批粮食比他卖的那70袋大米的质量好得多。 记者在小房身北市场继续前行发现,在一家汽车修配厂旁的一块小牌子上写着“大米1.06元(每0.5公斤)”的字样。记者在拉修配厂门时发现,这扇门从里面反锁了。经修配厂工人指点,记者从修配厂的后门进入,找到了这家粮店。记者发现,在粮店的西北角,高高堆起的米袋一直顶到天棚。据记者目测,大概有600多袋。记者在一个打开的米袋里捧起一把大米,看到其中很多米粒发黄。店主告诉记者,这些米袋里的米都是这样的,要是多买的话,他可以把价格降到每0.5公斤1.05元。当记者问这些大米是不是陈化粮时,店主点了点头。 长春最大粮油批发集散地在卖“民工米” 16日中午,在绿园区青岗路69号,记者对长春市内最大的粮油批发集散地———东北亚农产品物流中心进行了实地踏察。调查中记者发现,这里也有“民工米”出售。 在东北亚农产品物流中心A厅,“买新米还是买陈米”已经成了一句常用语。据记者初步统计,这里有80%以上的摊位经营陈米生意。一摊主告诉记者,在央视“陈化粮”报道之前,米商们在交易时还将卖往工地的大米叫做“陈化粮”,现在部分米商已改口称其为“民工米”了。 记者看到,这里的一些米商在自家铺口用小黑板醒目地写着“大米1.06元”字样。在A厅入口处附近的一家米店,一中年男子热情地问记者是否要给工地买大米,然后试探性地说了一句:“我们这里什么价位的陈化粮都有,从1998年到2001年的米价格都不一样,你最好看过后再说。” 在这间米店的后门口停着一辆重型卡车,十几个工人正在将车上的米一包包卸下,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搬运工:“车上的是什么米?”那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陈化粮,从德惠刚拉来的。”记者随即问那名中年男子:“这种‘民工米’多少钱?”米商称,由于刚卸货,还没计算袋数,所以暂不出售。 “民工米”也分等级,1998年的便宜 该中年男子向记者介绍说,他店里2001年的米是2.40元/公斤,1998年的米就是黑板上标的价格2.12元/公斤。它们的区别是2001年的米黄粒的不多,霉味也较轻;而1998年的米被水泡过。 在该男子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他店内已存量不多的1998年的米。数过后,记者发现现存不过20袋。该男子说:“一方面现在查得紧,不敢多放;另一方面这货走得快,存多少也剩不下。” 干脆把“民工米”包装成“香米” 记者看到,一些米的包装袋写有“香思米”的字样,这名中年男子说:“既然是工地用,我就告诉你,加点香米,多淘几遍,一点事儿没有。” 记者在他的店里发现,像这种被贴上“好听名字”的陈米有十几种之多,价格都在2.10-2.20元/公斤。据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米基本都来自外县的粮米加工厂,从这里再流到工地和部分食品加工厂。 记者在走访中得知,除粮库外,很多陈化粮是粮贩子走街串巷收上来的。收陈化粮的贩子所给出的价格都很低,每0.5公斤大概在0.4元左右。 有些“陈米”是走街串巷收来的 记者曾在西五马路遇到过一位姓苑的女士,她把家中的100余公斤发霉变黄的大米全部卖给了收米人。她说自己今后可能不会再吃煎饼、盒饭,因为她问过收米人,得知经营煎饼、盒饭者是这些陈化粮的最终买主。 15日上午8时,记者在长春市近埠街遇到一名收陈大米的中年妇女。 记者以一位工地负责人的身份与她进行了一番交谈。她告诉记者,目前所收的陈化粮基本都向各个建筑工地供应,销量非常好,只是所收有限,供不应求。她还从单车上卸下刚收来的“陈米”,让记者现场看货。记者发现,这些收来的“陈米”中有很多黄粒米、绿粒米,透发着浓浓的霉味儿。她说,这些是居民或饭店里年头已久,或是生虫或遭水浸泡后的变质米。收米人自称,家中尚有余下的几十袋“陈米”未被拉走,如果记者能派车去拉,价格可以便宜,每0.5公斤1元钱。收米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以0.5公斤约0.4元的价格来收这些“陈米”的。 “这些米自己不能吃” 收米人建议记者到她家中看一看,并给记者留下了她丈夫的手机号码。 15日中午,按收米女子的指点,记者驱车赶至城西镇长白公路5.5公里处。收米女子的丈夫姓金,金家的三间砖房就掩映在半包围的苞米地中。记者赶到时,发现屋门已被反锁,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从窗口探出头张望。孩子说:“爸爸送米去了。” 在房外,记者拨通了金某的电话,金某称自己正在外面送米,不能及时赶回,家中有些存货,可以先看再订,数量多少都不是问题。听了记者和金某的通话,两个孩子好半天才将房门打开,一股发了霉的米味儿扑鼻而来。 这是整间房中靠近最里侧的一间屋子,除了一铺土炕,这间屋子里几乎到处都是准备送往工地的“民工米”。地上有一些散开堆放的大米,孩子们说:“这些还没有晾干,所以没装进袋中。”而装入袋子中的陈化粮则被整齐地码放在一侧,共计36袋。记者从其中一袋的缝隙里抓出一小把大米,放在鼻子前嗅了一下,浓浓的霉味立即冲进喉咙里,让人觉得恶心。米粒通体发黑,有近一半的米粒上附着黄色斑点。记者问两名孩子是否也吃这种米,他们摇头说:“爸爸不让动,也不让妈妈做来吃,我家有做饭的米,这些是卖的。” 下午3时,金某问记者是否要将中午看过的那些大米全部买下。他还告诉记者:“这些米自己不能吃,但可以拿到工地去,因为工地上的人不会计较米的好与坏。”他在电话中一再让记者放心。他说:“没事的,工地上的人都上我这拿米,不久前我还给附近的一家食品厂送去两万斤大米。” 磨去“陈米”一层皮,以去“陈”味 16日上午,本报另一路记者赴双阳区调查外埠“民工米”加工、流通现状。 双阳区一名外号为“陈老万”的米贩子告诉记者,自家有近千袋陈化粮,全是从双阳区周边的小型磨米厂收购来的。现在磨米厂的陈化粮也很紧,大部分米商都亲自到德惠、九台、蛟河等地的粮米加工厂上货,以解城区内建筑工地之需。 “陈老万”还向记者表示,自己是个非常有“善心”的米商,他说:“凡是经我收上来的‘民工米’,还要整车拉到磨米厂再去一层皮,以去掉一些‘陈’味儿,我卖米的不管那些,但买米的确实心眼儿不好,因为这些米都给那些农民工吃了。” 民工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陈化粮。工地一名管理者说——— 给工人吃好米 民工:不知道吃的是不是陈化粮 7月17日,记者来到长春市南岭小街附近一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在工棚里,记者见到了几位民工。当记者表明身份,询问他们吃的米怎么样时,一位民工告诉记者:“米饭有点儿霉味儿,但那也是正常的。自己家的米放的时间长了,也会有霉味儿。” 这时,一位躺在床上的民工问记者:“你们问的是不是陈化粮的事啊?我们吃的是不是陈化粮,自己心里也没底。”另一位躺在床上的民工很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出外打工不容易,为挣点儿钱,养家糊口,吃啥都行呀!都说我们吃的米不好,可不吃不饿吗?饿坏了,咋挣钱呀?” 食堂:给工人吃好米还不赔死 从工棚出来,记者绕过工地,来到了长春市审苑小区2号住宅楼建筑工地的食堂。据记者了解,该工地的工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伙工人都有自己的食堂。记者首先来到了德惠民工的食堂。在德惠民工食堂,记者刚刚谈到民工粮的事情,在这里做饭的一位大嫂就把记者当作卖米的了。她告诉记者,她们这儿负责伙食的人(她的丈夫)不在,她也不知道给民工吃的大米是花多少钱买来的,也不知道是否需要再买。她建议记者到旁边的几个食堂问问。 随后,记者来到了另一家食堂。在这家食堂做饭的大嫂告诉记者,她们给民工吃的米都是每0.5公斤1元钱买的,吃起来也没有什么味儿。她还从食堂的米袋里抓了一把米,记者看到,这把米里有不少黄色的米粒,而且闻起来还有一点儿霉味儿。 就在这时,一位负责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凑了过来。他也把记者当作卖米的了,因此和记者谈了起来。记者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卖米的?”男子笑了笑说:“像你们这样上门来卖米的人我见得多了。” 随后,他指着记者手里那把刚刚从米袋子里抓出来的米说:“我这儿的米都是每0.5公斤1元钱买的。咱们干这行的,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这都是陈化粮,工地要是给民工买好米,还不赔死。但陈化粮是陈化粮,你得保证你卖的米民工吃起来没霉味儿。”该男子还说:“你要是卖我每0.5公斤9角我就可以买,但你得先赊给我1吨,半个月之后我才能把钱给你。” 看到记者没说话,该男子又指着德惠食堂说:“你要是觉得可以,他们也能用你的米。两个食堂的人加起来有80多口呢!你再考虑考虑,但不能对别人说。”随后,该男子将他的联系电话留给了记者,并称如果记者同意,就给他打电话。 每0.5公斤4角的大米做饭有霉味儿 17日中午,记者来到长春市节能锅炉厂后侧的某建筑工地。该工地只有一个民工食堂。据说,在这个工地干活的100多名民工都在该食堂吃饭。 在食堂外屋,记者看到3个50岁左右的男子围在一起择豆角。这次,记者又一次被当作是卖米的。3人中一个身着深蓝色T恤的男子对记者说:“我们这儿有米,不需要!老板不在,我们说了也不算!” 记者从门缝中看到,食堂里屋堆放着大量的米袋子。记者表示想进去看看这些米,但“蓝T恤”却将记者拦住。最后,记者终于走了进去,根据目测,这里堆放的大米约有200袋。记者从一袋米中抓出一小把,放在手中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一小把大米中不仅有江米和碎米,还有一些黄色的米粒。 随后,记者走出储米间,在食堂外屋看到,橱柜上放着两盆已经做好的用罩子罩着的米饭。记者将罩子打开在盆里抓了一把米饭,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饭已经有点儿霉味儿了。 看到记者从里屋抓了一把米,又尝了盆里的米饭,“蓝T恤”说:“我们做饭的米也不都是陈化粮,也有新的。给民工吃陈化粮,我们也怕出事。近来查陈化粮查得挺严的,被抓住就完了,我们正要把剩下的这些退回去呢!” 当记者追问这粮是从哪里进的时候,“蓝T恤”说:“我们这儿的米都是由老板统一供应的,没等这批吃完,下批就又运来了。我也不知道是从哪儿进的。” “这米多少钱一斤?”记者问到。“4角。”低头择菜的一男子回答。当记者问为何这么便宜的时候,该男子就不再说话了。而他旁边的“蓝T恤”这时却说:“他那是和你们开玩笑呢!”记者指着橱柜上摆放的两盆米饭问道:“这饭是用里屋的米做的吗?”“蓝T恤”点了点头。 记者未能从有关部门得到说法 7月16日,记者来到省粮食局调控处想了解有关陈化粮的情况。保安员经过联系之后告诉记者,调控处没人,所有人都去开会了。 昨日下午13时30分许,记者再次来到省粮食局,见到了调控处的鞠处长。得知记者要咨询陈化粮的事情,鞠处长说,局里有规定,新闻媒体采访,都得办公室统一安排,如果办公室同意,那他知无不言。 随后,记者又来到省粮食局办公室。一名赵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公室主任一个出国了,一个出差去北京了,他们的手机关机,现在联系不上,请改日再来。当记者问她,主管调控处的局长是否在办公室时,她告诉记者,主管调控处的局长出国了,其他4位局长都在开会,无法接受记者采访。至于是否能接受采访以及对记者带来的米样进行检测,都得由出差去北京的办公室主任决定。 还不赔死 记者未能从有关部门得到有关我省、长春市陈化粮状况的说法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