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6月20日转载:云南发生恶性爆炸事 狂徒和两乘客命丧手榴弹
搜狐网7月7日转载:长春一歹徒当街劫持人质 劝说无效后被警方击毙
7月18日傍晚,在云南富源县与贵州省交界处的胜景关检查站,警方对一辆从昆明开往贵阳的客车进行例行检查,发现一名男子携带有两把管制刀具,随后,一场血腥的人质危机爆发了,几分钟后,歹徒引爆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造成了两名人质的死亡。“7·18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人质已经成为突发事件中的一个棘手的难题,警方在处置危机时把人质安全置于何种地位,也值得公众社会加以高度关注。
从不够细致也不够准确的新闻报道看,歹徒掏出手榴弹之后,一度被警察扑倒在引擎盖上,但不知何故,歹徒还是拉掉了手榴弹的引线。手榴弹在被扔出的过程中,被车门反弹回车内,一名被劫为人质的小孩及其父亲连同歹徒一起被炸身亡。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警察表现出了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警察出击的时机、疏散乘客的方式以及缓和歹徒情绪的努力仍嫌不够专业。如果不是车门立了一功,很难想象手榴弹在车外爆炸,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死伤。
今年以来,北京、珠海、安徽六合、长春等地一再发生劫持人质事件,人质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新课题。长春“7·7人质事件”中,警察虽然击毙了歹徒,但人质身中七刀而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不仅人质的家属表示了不满,谈判专家及警界学者也纷纷表达了对人质问题的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在处置类似暴力事件时,应该把确保人质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因此,采取适当的谈判措施是较为恰当的,尤其是在歹徒没有表现出处死人质的明显动机时,应该尽量缓和其情绪,以赢得更好的解救时机。但问题在于,中国警方在处理人质事件方面并没有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基层公安民警大多没有接受过“反劫制暴”的战术训练,有专业素养的谈判人才更是至为匮缺,一旦遇到了类似胜景关那样惊险的一幕,警方就很难以妥善的方式解决危机、拯救人质,甚至公安民警的生命安全也很难得到保证。
为了应对劫持事件多发的治安情势,公安机关对已经发生的人质事件应该进行理性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找到自身的不足,这些分析的结果可以成为公安机关练兵的教材。各地警察部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人质解救应急预案,并进行综合演练。从长远看,警方应抓紧建设一支具备实战能力的“谈判专家”队伍,把心理干预作为“新式武器”运用到人质解救中去,以提高“反劫制暴”的技术含量,避免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和人员伤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执法者应该抱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念。(记者 蔡方华)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