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德两国外长在一次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印度与德国是联合国扩大化事务中理所应当的候选人,同时联合国也应该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印德两国外长的声明,再度把联合国所有成员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目光吸引到一个一直被高度关注着的重要话题:联合国改革。
这个话题之所以吸引着那么多人的眼光,是因为联合国接二连三地被边缘化。伊拉克战争后的今天,人们似乎更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联合国在国际争端中,究竟有何作用,今后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它是朝着继续成为处理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代两大主题、多边为根本性质的国际机构的方向发展,还是沿着超级大国“先发制人”战略、单边色彩占主导地位而重新定位。今天的联合国,改革意义重大,安南秘书长认为“其决定性的意义可能不亚于创建联合国的1945年”。
联合国实行改革与它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密切相关。今天,联合国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政治上,“先发制人”、“单边主义”战略有根本动摇《联合国宪章》基本宗旨和原则基础的危险,使联合国性质由“多边组织”向“单边组织”蜕变,难以正确处理在双重标准前提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所带来的非传统性威胁。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来概括:“单边逻辑是对近60年来作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各项原则的根本挑战”;二是经济上南北差距拉大,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边缘化,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已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43国增至今天的49国,占联合国全体成员国四分之一还多,这种状况如不改变有使世界趋向更不稳定的危险;三是组织上,联合国秘书处从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到行政管理在适应时代变化和应对危机方面还存在差距。
目前,联合国体制大致分为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秘书处三大部分。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有权通过决议,是联合国的权力决策机构。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对安理会全体会议所提任何建议的否决权,可谓操有生杀大权。所以,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所称,联合国改革的核心和焦点是安理会,而安理会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安理会是否需要扩大和是否要取消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这两大议题上。安理会的改革问题已经讨论10多年,但进展非常缓慢。
安理会共由15个理事国组成,其中包括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理事国。安理会现行的框架构成是根据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搭建的,目前的5个常任理事国显然不能反映国际权力分配的现状。比如印度有10多亿人口,而法国只有6000多万人口,但是法国却能够否决掉任何自己不喜欢的决议,印度却不行。目前,联合国各方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要扩大安理会成员,但对于扩大安理会的具体方案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是只扩大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二是同时增加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安理会决定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将会引起各方争斗。亚洲的印度和日本一直将寻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列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欧洲的德国也被各方普遍看好,南美的巴西对问鼎安理会宝座更是雄心勃勃,而非洲国家也希望安理会里面有自己的代表。
同样,如对安理会进行扩充,那么以什么标准来决定哪个国家有资格参加?如何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及如何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利益?扩大安理会,是否会使本来已经很难取得共识的局面变得更为复杂?鉴于此,有关人士担心,上述问题如果解决不当,反而可能成为影响联合国团结的一大败笔。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