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持 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聚焦三农》。生态移民,本是党和政府为了解决那些生存条件恶劣、资源极度贫乏地区人民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然而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哈巴气拉村的村民们来说,翘首期盼了半年多的移民工程,等来的不是乔迁新居的喜悦,而是无尽的烦恼。
[正 文]
记者出镜:
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克什克腾旗哈巴气拉村,我身后的这一排整齐漂亮的建筑就是哈巴气拉移民新村,哈巴气拉移民新村工程总造价达到了90多万元,可以容纳35户170人居住。但是自从去年10月工程竣工以来,一直到现在,大多数村民仍然不肯搬进政府为他们准备的新家。
解说:在哈巴气拉村,记者随意走访了几户新居,看到的情况触目惊心:在村民史莲英的家里,墙上抹的沙灰用手轻轻一掰就可以整块的掰下来,87岁的老人居然可以用手指在墙上写字。
村民:(这个墙体住进来就是这个样子?
就这样,还有比这个更差的呢。)
解说:在一旁,村民万向华如同撕纸一样向记者展示着新居的顶棚质量,
采访:村民
(这都是给农民拿来的最差的产品,他们还说这是最好的,当时成根的棚,两人一抬就从中间折断了。这个是给你们做棚顶的?是,你看这不上面的砖头掉下来就把棚顶砸了个大洞)
解说:在老人西屋的窗台下,记者发现有一条长近一米的明显裂缝,从窗台一直延伸到地基。老人告诉记者,她刚刚住进来的时候,在东屋和后面的厨房之间的墙体,有一道更大的裂缝,她坐在炕上甚至可以看到在厨房做饭的孙女的一举一动。
采访:村民 史莲英
(裂得这么宽,从厨房往屋里钻烟,你坐在炕上都能看到?就是看到我了嘛,我孙女说看到你了,回头一看可不就是看到我了)
解说:在很多村民的家中,记者看到用来支撑屋顶的房梁普遍是由厚度不到20厘米的杨木拼接而成,而且在连接处只是用几个钉子固定了事。许多房梁都已经开裂下沉,村民们只好用一些砖头,垫起下沉的屋架。
采访:村民:(你看看,这房梁用的全是树皮,这全是糊弄。为什么垫着这么多砖头呢?这不是为了防止(屋顶)掉下来砸着人嘛,如果不垫砖头,这屋架是不是就掉下来了,那可是要掉下来)
村民:他们就是糊弄,你看见了,那梁眼看就两截了,要是两截了不得生命危险吗,我们原来住的是土窝里,那儿倒是沙子多些,但是我认可在那儿埋着我也不能到这儿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住))
解说:最令村民气愤的是新居的房门,这些大门居然是用两层薄薄的复合板中间添充着泡沫塑料甚至是纸壳做成的。也许是这些门的质量连施工方也觉得实在是说不过去,在记者前来调查的前一天,这些纸壳门被统一拆了下来,堆放到村小学的一个角落里,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这些门。
采访:村民:
(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门,你们搬进来时用的就是这种门吗?是,我们搬进来时就是这种门,这里面填充的是什么?是纸,还有泡沫塑料,你们来的前一天,他们把门都卸下来,堆到这儿了)
解说:如此劣质的移民工程,村民们为何要搬到这里来居住呢?据了解,哈巴气拉村的部分村民原来居住在一条河沟的北岸,背靠大山,西临沙丘。这里风天刮沙子,雨天发大水,居住环境恶劣。村民大都以种玉米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过800元左右。2003年这里居住的40多户村民被列入政府生态移民工程。当时,饱受恶劣环境之苦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对移民新村的未来充满了向往。
采访:村民 张树国
(就是拎着笤帚上炕,大门给你装修好了,大院砖墙给你垒好了,拎着笤帚过来就能做饭吃饭了,住上新房子了。)
解说:在村民的美好期待中,移民新村于2003年6月开工,当年10月竣工。共占用耕地80亩,35户新房总造价为91万多元,除去国家财政补贴的74万元,村民自筹资金约17万元。当村民们满怀欣喜,准备乔迁新居之际,他们才发现,新居工程,带给他们的不过是一场空欢喜。村民刘文霞夫妇登记了一处78平米的住房,他家3口人,每人享受财政补贴4400元,自己出资1.58万元,为了这次搬迁,刘文霞一家用光了全部积蓄。最让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花同样多的钱,离她家不到50米的村民周双家自己建的房子,面积比她家的大,质量也比他家的好。
采访:村民
(人家自己盖的房子是120平方米的,花了1。5万,我们这是78平方米一共花了28800元,我们觉得国家给我们的补助一点都没用上)
解说:在一些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刘文霞所说的村民周双的自建房,记者把两处新房进行了一番对比。这是村民周双的自建房,地基是用钢筋水泥打的圈梁,房架用的是大柁、大懔,显得非常结实,再来看移民房,没有圈梁,用的是沙灰浆,这是移民房的密助屋架。
记者出镜: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记者走访了一些农户,发现普遍的问题是:单薄、拼接的房梁,用手一抠就可以轻易抠下来的墙面,已经开裂下沉的墙体和地基,这样的房子谁还敢住?又是谁建造了这样的工程?
解说:据了解,哈巴气拉移民新村工程是由克什克腾旗发展计划局负责的,发展计划局是工程发包方,承包方是克什克腾旗和松山区的3家小包工队。记者通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当时的施工方之一白国保
采访:工程施工方 白国保(在35户移民新居中,你的施工队盖了10户,那么你的施工队有施工资质吗?我就是挂靠建筑公司 我问你有没有 我没有)
解说:按照白国保的叙述,记者了解到哈巴气拉的移民新村工程是经过了层层转包才到了白国保的手中的:(图例)发包方克什克腾旗发展计划局把工程转包给一家名为康运建筑公司的企业,这家企业把工程再次转包给白国保熟悉的中间人,中间人再经过第三次转包,包给白国保的个体工程队。
采访:工程施工方 白国保(不按照建筑图纸施工就是想赚些钱)
解说:就这样一个经过层层转包的工程到了白国保手里,在这些转包过程中,白国保付出了多少代价记者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承包了工程就总是要赚钱的,拿白保国的话说也只有在工程质量上做些文章了。据了解,克什克腾旗发改局在整个工程中负责整体的协调与监控,那么对于这种“豆腐渣”工程,发改局又做何解释呢?
采访:克什克腾旗发改局 简宏宇
问:你觉得没有(资质的)施工队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吗?
答:因为这个民宅它的要求并没有走国家的规范的建筑要求,如果他们认真施工的话是能够保证建筑质量的。
问:你觉得他们认真施工了吗?
答: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偷工减料和不负责任的现象
解说:据统计,目前搬进新村的村民只有5、6家,他们都是因为原来的房屋濒临倒塌才不得已搬来的,绝大多数人还在原来的恶劣地区居住。哈巴气拉移民工程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有关领导的关注,克旗旗委、政府已经派出了四个工作组进驻哈巴气拉开展工作,力争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让村民早一天住上满意的新居。
采访:克什克腾旗旗委书记 刘万华
要严厉处理相关责任人,要及时总结工程方面出现的问题。
[主持人]:
小到哈巴气拉村这样的移民新居、大到经历洪水考验的长江大堤,屡屡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一项项土木工程可以推倒重来,但是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工程,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树立起来的,这才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但愿哈巴气拉村的移民们,能够早日拥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感谢收看今天的《聚焦三农》,欢迎拨打栏目热线010—62141804。
《聚焦三农》节目央视7套 每晚21:52—22:07首播,
次日13:30—13:45重播。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