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日视点》关注发展中的贵州。各位观众晚上好。 1985年,一位新华社的记者到贵州毕节地区赫章县海雀村采访后写到:“苗族老大娘王朝珍,衣衫破烂掩不住胸肚,一见有人来,赶忙双手屈抱胸前,羞愧地低下了头”。“瘦得只剩下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年缺三个月的盐,全家四口人只有三只碗。”这些记录惊动了当时的党中央,也让刚刚到任的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心情十分沉重。当时的毕节并不是个别现象,每一百人中就有近70个人处于贫困状况。今天我们重新走进毕节,走进海雀村。请看本期《今日视点》---中国毕节试验区报道(一):走过历史
【正文】海雀村的人们依然对过去的日子记忆犹新。
【同期】:原赫章县海雀村村支书 文朝荣
生活条件是最差了,(记者)差到什么程度,差得有些是架起锅无米下锅,就是一颗粮食都没有的时候都有。
【正文】同样贫困的赫章县兴营村,江泽民同志曾经到过这里,嘘寒问暖,鼓励人们挑战贫困。65岁的齐玉奎老人告诉我们:
【同期】::赫章县兴营村村民 齐玉奎
有时候吃上顿愁下顿的时间都有,一到3、4月份有时候确实要摘点菜来与饭一起混合起来吃。
【正文】相当长的一段历史,给毕节打上了一个深刻的烙印,那就是贫穷。解放初期随大军西进的老同志李孝敬在来之前,听说这里苦,来了以后更有一番感受。
【同期】:原毕节地区行署专员 李孝敬
我来到这里一看,比形容的确实还厉害。当时讲的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没有裤子穿,确实人们没有衣服穿。
【正文】毕节,过去在贵州人的印象中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威纳赫去不得,”指的是威宁、纳雍、赫章。“黔西大方苦荞粑”。就是这样的地方,人口还在以30%几的速度增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209人,差不多是全国的一倍,比本省的平均值多35人。到80年代中期几乎是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文盲。原本就贫瘠高寒的土地更是不堪重负。
【同期】:毕节地区人大工委主任 吴学香
当时毕节就流传着这么一个怪圈,人很多,人口膨胀,那么由于人口膨胀,这个地方的土地非常瘠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于是老百姓就毁林开荒。
【正文】“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1987年,在这块2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土流失面积达62%点几,每年把7000万吨的泥沙排入长江和珠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当时任毕节地区地委书记的禄文斌清楚的记得,在79年和82年,毕节地区分别发生了一次旱灾和一次洪灾,两次灾害造成全区粮食减产30%和400多人在洪灾中死亡的惨痛教训。
【同期】:原中共毕节地委书记 禄文斌
困扰毕节最严重的问题第一是生态恶化,第二是交通闭塞,第三这个地方的灾情特别多。
【正文】1985年,贵州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
【同期】:原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朝文
那年又是缺水,大旱的一年,有的地方40多天,有的60天不下雨。
【正文】就是这一年,年仅42岁的胡锦涛来到贵州。
【同期】:原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朝文
锦涛同志是那个时候来的,是85年6、7月来的。一下飞机我说锦涛同志你来和我啃骨头了,这个地方不好搞。
【正文】贵州的贫困,毕节的贫困,让刚刚到任的省委书记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地处乌蒙高原,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的毕节,有的地区被国际上的一些学者认为是人类生存的禁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使毕节这一块贵州西部的高地显得更加的突出,它几乎浓缩了贵州的特点,呈现了贵州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
85年到87年期间,胡锦涛书记一次又一次的深入毕节地区调研。他在寻找一条走出贫困的路径,不仅仅是毕节,但是毕节是贫困地区的典型,做一个试验,探索更大的,乃至贵州发展的大方向。
【同期】:中共毕节地委书记 赵友良
他(锦涛)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把省委、省政府两个班子的同志和省内有些专家一起组织起来深入调研,其中也来到毕节,在开始思考全省的问题,要解决的话想找个典型地方来搞试点。
【正文】对于贫困地区的开发,应该说有许多的思路,特别是身处贫困地区的干部,一直都在探索、在实践,从全国范围来说,也有“以工补农,以农养工,协调发展”的思路。毕节地区的干部群众也曾探索过发展烟叶、复烤工业,以及“五子登科”的发展路子。
【同期】:原中共毕节地委书记 禄文斌
地委行署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都研究过,但是我们粮食不够,老百姓吃不饱,退下来怎么办,后来我们就提出一些治理方案,像“五子登科”。
【正文】毕节是有着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时期,五千多毕节人参加了红军,中国革命在这里开始战略大转移。毕节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懈的奋斗意志,长期谋求发展的历史积累,在胡锦涛书记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走遍了贵州的87个县市区。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一个可持续发展,符合当地实际,同时也具有着超前战略思考的主题在他心中酝酿着。
【主持人】:我们的毕节试验区报道分为三个部分,《走过历史》《三大主题》《乌蒙热浪》,明天的同一时间将播出第二部分,解读“三大主题”。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