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滚滚,炮声隆隆。某部一场合同战术演练激战正酣。
由于“炮兵射击指挥系统”和“陆军战术指挥系统”在两辆指挥车上,而指挥系统之间又互不兼容,只见指挥员一会儿从这辆车跳下来,紧接着又爬到另一辆车上去……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应邀观看演练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教研室主任马开城教授:要实现作战指挥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必须通过系统集成拆除“篱笆”。
不久,总部赋予了这个学院参与研制某型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任务,马开城出任总工程师。为解决各种软件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他率课题组刻苦攻关,研制出一个由通用数据库、系统支撑软件和系统应用软件等3部分组成的“公共信息处理平台”,全军从此有了一个统一的应用和开发平台,使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成整体。紧接着,他们又采用构件集成的新技术,对一些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应用软件通过“打包”处理,解决了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而不能兼容的问题,使之与“公共信息处理平台”成功地实现了对接。
一次,马开城到某训练基地调研。一位领导对他说:在战争年代,一支部队的训练水平靠实战来检验。在和平建设时期,由于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估软件系统,演习有点像“演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解决这个难题,马开城带领课题组深入部队调查研究,研究了大量的演习资料,采集了数以万计的相关数据,经过一年半的攻关,确立了“部队训练水平的高低,应由其整体作战能力来评估;部队的作战能力,应由其行动结果来衡量;部队的行动结果,应由数学方法来计算”的评估理念。根据这种理念,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建立了几百个评估模型,并将其进行系统集成,成功地研制出了“陆军部队战术演习评估系统”。去年年底,总部组织某训练基地运用这套系统对演习进行了全程评估,由于该系统所得出的评估结果比较接近实战,各级指挥员一致反映:有了这套系统,部队的演习效果咋样,大家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
近年来,马开城先后参与和主持了20余项重要指挥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余项,7次荣立二、三等功。(解放军报2004年07月30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