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时期:据《空军军事学术》载文介绍,20世纪50年代,台军以“反攻大陆”为基本方针,进行军事上的各种准备。但是1958年的金门炮战,以及后来大陆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使蒋介石的“反攻”战略化为泡影。
蒋经国时期:蒋经国继位后,随着中美关系的全面改善,在“反攻”无望的现实面前,台当局提出以军事为最基本的后盾,倚仗海峡天险偏安一隅,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台军大量削减攻击力量,加固防御阵地,扩大防御纵深,耗巨资修建了佳山基地、衡山指挥所等军事设施。其中佳山基地的主体设计是将台湾中央山脉的东部掏空,可容纳各型战斗机250余架,有完整的指挥管制系统和通信系统,还有弹药库、油库、医院等,以躲避台湾受到的第一轮攻击,保存战力。
李登辉时期:李登辉上台后,90年代中期台军提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突出了攻势。为配合这一攻势防御战略,台军自1997年7月1日开始推行“精实案”,按照“军令、政令一元化”模式,主要针对台军的指挥架构、军种编成、员额编制、政战体制等层面做了整建。总兵力裁编为38.5万人,三军实现联勤,强调整合下的联合作战模式,强化C4ISR系统(即指挥、管制、通讯、情报、电脑、侦察、监控一体化)。为此,台军支出约36000亿元新台币。在军事编制更新的同时,台陆军大幅更新武器装备。
陈水扁时期: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重点调整台湾军事战略。2001年6月16日陈水扁在陆军官校76周年校庆讲话时,提出将“决战境外”作为台军建军方向。同年8月27日,台湾“国防部”首次提出台军要在“海峡中线附近”与大陆决战,以“瘫痪战”取代“消耗战”,“瘫痪大陆对台发动战争的能力”。
2002年7月23日,台湾当局公布的“国防报告白皮书”将“拒敌于境外”正式确定为台军的军事战略。
而在台军方“2003年度施政计划”里,又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声称“在必要时”以相当的海空兵力,结合台湾外岛的炮击,与特种部队相配合,攻击大陆的指挥系统、导弹阵地、机场、港口,“以打乱解放军的进攻节奏”。因此,其战略重点是争夺制空权、制海权。
为此,台军加快了军事准备。现役武器装备有相当一部分武器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同时加大对美军购,其中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潜艇、12架P-3C远距离监视飞机、AAV7A1两栖攻击舰、AIM-120C远程空对空导弹以及远程雷达系统等。据《空军军事学术》介绍,这些装备都可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建立完全的链接。
“精进案”也于今年初正式启动。根据台军的设想,“精进案”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以“精进组织、强化联战战力”为目标,使台军总兵力减至34万人。第二阶段则以“军事转型、提升吓阻能力”为目标。■
(资讯整理:田冰)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