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大江南北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上周五召开的2004年中国能源战略与投资峰会上,多位能源与经济学界的专业人士纷纷就此建言,电力产业链的多元化被专家们认为是解决目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较优选择。
李连仲(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应提高发电用煤的比重
在电能利用效率上,我国单位GDP能耗或者单位产品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小差距。当前用电平均增速超过15%,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而相对应的GDP增长率为9.1%。国民经济增长对电力的消费是超常的。
此外,电力安全要求优化电力结构,做好电力规划,未来15年,我国必须新增5亿千瓦以上的发电装机,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与石油供应不足、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分布情况相对应,未来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基本方略应该是“煤为基础、电为中心、多元发展”。国家应大力推进大型、高效、清洁煤发电,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气化水平。
张跃(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
用非电空调解决电力紧张
中国电力紧张其实主要是夏季缺电,这也是全球温带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只有一个:空调用电。
因此,我认为我国应对此采取相应的政策来调节。比如按空调设备耗电功率收取“空调电价附加费”或装机容量费。如果老百姓反对,则制定“夏季高峰电价”,限制夏季所有用电量,这总比局部拉闸限电公平。或者是补贴非电空调设备购置费,按设备制冷量每千瓦补贴800元至1500元。
我认为,最差的办法是扩建电厂电网,但这永远跟不上电空调增长的需求。比如,全国近年每年仅仅家用空调就增加约一千万台,其消耗电力接近三峡总发电能力,但国家总不能年年建成一个三峡。
用非电空调解决电力紧张,方法简单、效果长久,既有利于空调消费者、又节省国民投资,更保护环境,国家应立即着手制定政策。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
缓解缺电提倡用风能发电
解决能源和电力短缺的战略途径有两个:其一是从能源消费角度入手,即大力倡导节能。节能的关键之一是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结构的重心转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关键之二依靠科技大力提高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增加能源供给。
不过,靠节能来解决能源和电力短缺,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当前惟一现实的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途径,即在全力实施各种节能措施的同时,大力增加能源的供给。而风能发电对于缓解缺电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因为风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马快,不像核电、水电的建设需要按好几年来计算。风电在有风场数据的前提下,其建设只需要以周、月来计算,即风电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建成的。
参考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完全有可能以迅速发展风电的模式来解决我国燃眉之急的电力短缺。在有希望建立“大风电场”的地区进行较详细的风力资源的测定,为工程设计提供完善的数据。信报记者 廖奇
相关新闻
华电集团高层——远期电力供应不会过
持续的电力紧张局势使得各地都纷纷加快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由此许多人都在疑问,过后会不会出现供电局势走向另一个供过于求的极端?中国华电集团副总经理程念高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外界此前普遍预测到2007年中国电力紧张的局面将基本结束,但有可能会进入供过于求的另一个循环。对此,在上周五举行的2004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程念高表示,从他掌握的信息来看,2007年供电形势可能会供过于求,但不会很多。
程念高说,两个方面原因将保证届时电力供求状况不会失衡:首先,国家具有宏观调控作用,而目前五大电力公司都属国有,会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计划进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国内电力设备生产能力的局限,目前国内几大电力设备生产厂家每年的生产能力是2500万千瓦到3000万千瓦。同时,国家实施的进口电力设备相关规定也将确保国内电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会过快增长。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凡是国内能够生产的电力设备原则上不鼓励厂商从国外引进。信报记者 廖奇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