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昨天,石家庄市市民刘晓静不幸罹难已经整整10天,众多读者通过本报特别设立的热线,对此事件和其他城市危险大树进行热烈讨论也有一周时间了。终于,作为“观察者”的媒体,和作为“读者”的公众,看到了事件发生以来一直最期待的“后续报道”———石家庄市园林局开始正面回应此事(本报今日6版)。相对于公众和媒体的急切来说,这一反应可算姗姗来迟。
坦率地说,园林局和刘晓静家人对事故责任、赔偿有分歧,这是非常正常的,也自有其解决的途径,公众虽然对他们之间的争论虽各有观点,但都相信争议在法律程序中能够得到公正解决。然而,总结近千个读者来电,可以得到以下三个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报道中已有充分体现):一、石家庄市还有许多危险大树;二、鉴于刘晓静的遭遇,市民对这些大树的威胁非常担心;三、市民认为政府应该及时对大树进行调查和治理,并公开有关信息,以解除公众的忧虑。令人不解的是,迄今为止,目前没有任何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作出哪怕简单的回应。
这种沉默非常奇怪:
首先,你不能说沉默是因为弄不清问题。大树是市、区园林部门栽的,归这些部门养护,而栽种和养护的第一要义是保障市民安全,现在一位市民因此丧生,更多危险大树被市民“检举”,地址和照片刊登在报纸上,要说还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说不过去。
其次,你不能说沉默是因为缺乏沟通管道。刘晓静事件的第二天,本报就开始追踪报道,但记者三番五次被拒绝采访,报道做了10天,“各界关注”里还是没有政府的关注,“热线直播”里仍然缺少管理者的声音;原来在发布各种“政绩”时非常主动而活跃的政府发言人、部门宣传渠道,此时却统统失灵;“有关部门”的直接接触,只有石家庄市园林局一封要求“不要妄加评论”的公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不能说沉默是因为这个问题应该“沉默”。“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最重要的执政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总理可以为一位农民讨薪,外交部部长可以帮助普通公民追讨正义,何以整个城市的行政体系竟对一位市民死于非命无动于衷呢?
石家庄是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中心,石家庄市的大部分行政职能、还有为数不少的省直机关都集中在此。以老百姓的想像,这里可堪全省政治文明的典范,当地政府对公民权利的重视程度一定也比较高。但是现在,一个鲜活的生命消逝了,她的死、以及因此暴露出来的潜在危机,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切,而行政管理者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迟缓和一致,这究竟是偶然的默契,还是体制惯性下的集体冷漠呢?
也许,正如园林局的解释,大树的责任归属各有不同,市里区里也存在许多资金和任务上的划分。但是,刘晓静的悲剧发生后,许多读者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假如同时砸死多人;假如砸死的是位领导;假如砸死的是位社会名流……大家相信这些假设的“结果”会和今天看到的有很大不同。而这不同,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些“新闻”可以“上达天听”?
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