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3日电(记者 谭进)从8月3日至8月10日,浙江义乌市所有的4万多家工业企业,将继续执行已实施了10天的"工业企业全部停电"的用电紧急方案,以尽可能将极其紧张的电力资源全部用之于民。 自7月下旬进入三伏盛夏以来,以"华夏第一市"著称的浙江义乌市就进入了空前缺电的"电荒"时期,每天50多万千瓦的企业和居民用电总负荷已大大超过划拨的平均不足26万千瓦的供电指标,电力负荷缺口高达50%左右。 面对如此严峻的用电态势,7月23日,义乌市市长吴蔚荣致电供电部门,明确表示即使工业企业生产用电全停,也要千方百计首先保证居民的生活用电。于是,从7月24日上午7时开始,按照义乌市政府"先生活后生产"和"保证居民用电"的原则,这个拥有百万人口和6万多家工业及商业企业的城市不得已而启动用电紧急方案--对该市的4万多家工业企业一律停电10天,以确保这段时间全城居民的生活用电。即便如此,每天划拨给义乌的全部供电指标仍无法满足该市灯峰时段高达30万千瓦的居民生活用电及商业用电总负荷,这座商城的部分地区仍需拉闸限电。 "对工厂停止供电不是让它们停产,义乌的绝大多数工厂目前都在靠自备发电机生产自救。" 义乌市供电局局长金方平向记者介绍:"'工业企业全部停电'其实是要求工厂不用电网的1度电,这意味着企业必须以高于电网价1倍的柴油发电作动力,即使政府对此有补贴,但老板购买发电机和大量柴油还是要增加许多生产成本。" 鱼与熊掌实难兼得,但这"以民为本、让电于民"的用电紧急方案实施10天来的效果正日益突现。据义乌市供电局统计,虽然近日酷暑持续升温,全市仅居民用于空调降温的总负荷已达12万千瓦,然而该市每天的拉闸线路条次一般都不会超过以往的15%--即基本控制在10多条次线路,数十万义乌百姓再也不会煎熬在没有灯光和空调的炎炎夏夜了。显然,这一切都是以当地众多工业企业所承受的重大损失为前提的。 这段日子最难过的是义乌那些在设备运行时对电压及频率要求较高的化纤和薄膜企业了。由于柴油发电机的不稳定供电会使现代化的生产线出现大量次品,这些企业只能无奈地选择停产。义乌华鼎锦纶有限公司经理丁尔民对记者说:"10天停产的直接损失在300万元以上,但我们能理解政府这样做的良苦用心。" 记者在这家企业空旷的车间里看到,众多平日操作在从德国引进的纺丝生产线的挡车工正有板有眼地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丁尔民告诉记者,他们这样的培训还将延续一周。(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