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崇义县上堡乡南流村为中心的上堡梯田,其规模与品位仅次于广西龙胜、云南元阳梯田,名列全国第三。1.2万多亩梯田散落在全乡12个村高高低低的山岭上,那层层叠叠,涌向天际的梯田有的多达数百级,令人叹为观止。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赣南著名摄影家李雪明的第一张反映上堡农民在梯田中劳动的黑白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上堡梯田渐渐闻名全国,以至每年总有无以计数的摄影家、作家、画家们一次次来到上堡,走进梯田群。 史书上关于上堡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撰写的《立崇义县治疏》,文中介绍了从广东返迁此地的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上堡梯田最美的季节是春播阶段,五月末,中稻莳田前,尚未插下秧的梯田里田水如镜,倒映着青山和蓝天,层次感最为丰富。插过秧后的梯田泛着绿色,不规则的田畴与规则的绿苗,生长着诗情与画意。九月底,梯田里的稻子已呈金黄色,在山里的劲风舞动下,飘逸起伏的稻浪,韵律般轻奏起天地之梵音,悠扬而醉人! “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由于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泉流充足,即使处于山顶上的梯田,灌溉也不成问题。由于生态环境好,少有病虫害,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因此,所产稻谷,米质晶莹柔软,颇受市场欢迎。 客家先民不仅留下种植稻菽,维持生存的土地,更为后辈创造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如今的上堡人更具慧眼,他们继承和发扬客家先民的创业精神,充分利用这里的风景资源和自然优势,在这幅趣味盎然的写意画上,让流光溢彩的梯田景致,打造成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览胜地。让山里的风情走向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游人一批又一批走近上堡梯田。(李雪明 李筠 李云 钟敏 林锋 刘声玮 黄瑛 记者李传材/图 杨遵贤 龚文瑞/文)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