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海军的光辉历史上,有着许多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1965年的“八·六”海战,就是其中之一。 这场海战究竟是怎样打的?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如何?近日我们采访了“八·六”海战海上总指挥孔照年。在他家的客厅里,这位年已79岁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军人,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指挥海战中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战事急迫,孔照年率编队出海迎敌 孔照年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初,台湾国民党当局不断派遣小股武装特务窜犯大陆,并组织了一支专门从事“心战”的“6·21”特遣大队,对大陆渔民进行“心战”策反活动。每逢夏秋渔汛期和民间传统节日前后,他们就窜入闽南沿海活动,用战斗舰艇驱赶、围堵渔船,诱逼渔民上其舰艇,然后用各种卑劣手段进行反动宣传,实施所谓“海上反攻复国学校”计划,企图争夺渔民群众,破坏渔业生产,并借机搜集大陆军事、政治、经济情报。针对国民党当局的阴谋活动,人民海军遵照上级指示,针锋相对,予以打击。在一段时间里,虽取得一定战果,但没有狠狠打击的机会。敌机动编队以为我方无能力打海战,因此活动日益猖獗。 就在这种情形下,孔照年奉命由榆林某猎潜艇大队调任海军驻汕头某水警区副司令员,走上了对敌斗争的最前线。 孔照年发现,由于长期战备,部队官兵存在和平麻痹情绪,认为蒋军是“残兵败将”,不敢大规模窜犯,我军的战备待机无非是“一紧二松三返航”。有的官兵则认为我们的艇小,炮也小,炮弹打到敌舰上,等于给它敲铁锈。为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孔照年建议,首先从抓传统教育入手,培养部队敢于近战夜战,敢于以小打大,敢于刺刀见红的硬骨头作风。同时,他根据敌舰艇的活动特点,和有关人员一起制定了多种应急作战方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演练,等待着战机出现。机会终于来了。 1965年8月5日下午17时45分,水警区接到敌情通报: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的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以及小型猎潜舰“章江”号,载着一股特务,由台湾左营隐蔽出航,企图在闽南的苏尖角、古雷头地区偷袭。 孔照年根据上级指示,立即通知部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按照预案,决定在此次作战中,集中16艘战艇的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对这一作战良机,孔照年早就期盼,一旦抓住,岂能错过。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给国民党海军一个教训,不敢再轻举妄动。从接到作战命令那一刻起,他就一门心思想着作战问题。那时,他的妻子儿女已经在驻地安家,但他顾不上回家面见亲人,很快就率编队出海迎敌了。 孔照年率领的编队逼近,再逼近,在敌人眼皮底下发炮,一举击沉了两艘敌舰 茫茫大海上,战艇开足马力飞驰。一时间,那片海域笼罩着紧张的战斗气氛。 根据作战方案,孔照年以6艘鱼雷快艇和4艘高速护卫艇组成第一梯队;以5艘鱼雷快艇和1艘炮舰为第二梯队。海上指挥所设在“海上先锋艇”上,孔照年和参谋长王绵担任海上总指挥。 夜里23时,作战编队全部到达南奥前湾漂泊侍命。 恰在此时,敌舰出现于兄弟屿东南3.5海里处,正向西南方向航行。孑L照年立即率领护卫艇编队,在观通站引导下出击。 在紧张的航行中,时针指向6日凌晨l时42分。敌舰首先向孔照年的护卫艇编队开炮。作为海上总指挥,孔照年默默提醒自己,我方的艇小炮小,远距离炮战肯定不行,一定要沉着再沉着,镇定再镇定,利用夜幕的掩护打近战。在敌炮激起的冲天水柱面前,孔照年命令护卫艇编队不要开炮,全速接敌,逼近敌舰再打。然而,当下达“准备射击”的口令时,被误传为“射击”,艇队便向火光方向盲射。孔照年火了,立即命令停止射击,并下令“三不打”:没有命令不准打,看不清目标不准打,瞄不准目标不准打。 这时,敌舰以各种火炮向孔照年指挥的艇队猛烈射击,孔照年率领编队在炮弹激起的“水柱林”中穿行。直到肉眼看到黑乎乎的敌舰时,孔照年才命令护卫艇边向敌舰冲击边开炮。 护卫艇虽然比敌舰小得多,但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敌舰。孔照年率领的编队不顾危险,接连奋勇冲击两个回合,把敌人的两舰冲开了,使其形不成密集火力。孔照年立即抓住战机,指挥艇队集中火力,猛打“章江”号。护卫艇上的火炮口径不大,但射速快,加之采取了编队齐射,炮弹像突如其来的猛烈冰雹一样砸向“章江”号。只几分钟,“章江”号已中弹起火,甲板上敌兵乱作一团。 敌舰显然也是训练有素。突然, “章江”号一个转向,高速向孔照年护卫艇编队冲来,企图利用大舰优势,冲乱孔照年的攻击队形。孔照年临危不乱,指挥艇队快速避开敌舰冲击。接着,又组织艇队连续进行了四轮攻击,一直打到离敌舰只有30到50米远, “章江”号连续中弹爆炸,于3时30分沉没。 击沉“章江”号后,敌舰“剑门”号在不远处徘徊观察。孔照年根据舰队电示,立即组织3艘护卫艇追歼“剑门”号。孔照年边组织追击,边进行战斗动员,全体指战员的斗志更加高昂。当距敌50链时,敌舰用76.2毫米火炮向孔照年艇队射击,孔照年继续采取近战策略,冒着被敌舰击中的危险,率艇队直奔“剑门”号。凌晨5时整,距“剑门”号只有20链了, “剑门”号上的各种火炮一齐疯狂地向孔照年艇队猛烈射击,孔照年仍未下令还击,继续高速逼近敌舰,同时,采取反炮火机动,曲折航行。在距敌舰只有7链时,孔照年下达了集中所有炮火对敌舰射击的命令。在这种距离上,可谓弹无虚发,小炮的集群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而敌舰上的大炮在超近距离上有劲难使。5分钟后,“剑门”号燃起大火。 这时,天已大亮,第二梯队的鱼雷快艇相继赶到。孔照年立即指挥护卫艇占领敌舰首小舷角继续对敌舰射击,把大舷角让给鱼雷快艇,掩护其接敌实施鱼雷攻击。5艘鱼雷快艇迅速展开,高速突入,占领“剑门”号右舷,距离2至3链,分两组施放鱼雷,齐射10枚,当即命中3枚,随着三声闷雷般的巨响,“剑门”号冒起浓烟,爆炸声接连不断,于5时22分沉没于东山岛东南处。 “八·六”海战距今已近40年了,但孔照年觉得仍然历历在目。他说,最难忘的是指战员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情景。海战场上,官兵们迎着敌人的大舰巨炮,短兵相接,猛打猛冲,一往无前不获胜利誓不罢休的战斗精神,成为孔照年多年来教育部队的财富。 611护卫艇在击沉“章江”号的战斗中,中弹17发,人员伤亡45%。三部主机被打坏,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剩下的官兵们沉着处置,排除巨大困难,直到最后胜利。共青团员麦贤得,头部负重伤,脑浆溢出,仍以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强忍伤痛,往返于前后机舱,操纵机器,坚持完成了任务,后来成为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实际上,像他这样的英雄不止一个。 601护卫艇艇长吴广富在负重伤昏倒时,嘴里还喊着“打、打、打”的命令,直至壮烈牺牲。枪炮兵、共产党员朱永德肠子被打断流了出来,没叫一声痛,仍然叫喊着快压弹。 孔照年说:“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例,时常在我的脑中出现,挥之不去。他们是真正的战斗英雄,是人民海军的骄傲。” 孔照年有幸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八·六”海战结束后几天,水警区接到海军首长指示:请参战有功人员代表到北京。南海舰队决定孔照年带着参加海战的有功单位和有功人员代表到北京,向中央首长和海军首长汇报。 8月12日,孔照年与参战有功单位代表和其他有功人员代表飞到北京。15日,向海军首长和机关的同志作了汇报。17日中午,接到总政治部通知:中央首长要接见参战有功人员。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不已。 17日下午1点多钟,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孔照年一行刚落座一会儿,周总理和军委副主席贺龙、总参谋长罗瑞卿等一起来到福建厅,和参战有功人员一一握手问候。孔照年向领导们介绍了代表们的姓名和单位。周总理向大家招手道:“同志们请坐!”然后,对孔照年说:“好吧,你将海战的情况谈谈吧。” 孔照年开始汇报,当讲到我艇追歼敌“剑门”号军舰时,总理的眉毛一耸,急切地问:“敌舰炮火猛不猛?” 孔照年说:“开始,敌舰仗着火炮性能好,口径大,疯狂地向我们打炮。但我们集中三条艇的火力,向‘剑门’号齐射,一下子就把它打哑巴了。接着,它又中了我们三枚鱼雷,12分钟后,它就沉没了。” 周总理称赞道:“你打得机智、勇敢、干净、利落!” 半个小时过去了,总理认真地听着,每到关键处,就打个手势问几句。他特别问了海军的伤亡情况,尤其问到了麦贤得的伤情,并指示千方百计抢救,把在上海的外科医生也请去。 当孔照年汇报到打“章江”号没有协同好时,周总理鼓励说:“小艇打大舰,已经不错了。” 最后,周总理说: “小艇所以能够打沉大舰,主要是打了近战、夜战、群战,把敌人分开,先打弱的、小的,后打大的、强的。你们回去要总结以小打大的海战经验。”到这时,孔照年已汇报了40分钟。周总理看了看表说:“毛主席要接见你们的时间快到了,咱们一起照个相吧。” 照完相后,孔照年他们来到大宴会厅。当时还有其它会议代表,组织者特意把孔照年他们安排在紧靠中央首长的位置上。不多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总理一起走来了,顿时,大宴会厅沸腾起来。周总理走到孔照年跟前,向毛主席介绍:“这是‘八·六’海战的总指挥。”毛主席听后不断地点头,高兴地说: “打得好!是以小打大,蚂蚁啃骨头嘛。” “八·六”海战,成为人民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范例。(军事史林)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