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检察系统围剿高校购书腐败的行动开始,13所高校中36名干部或工作人员被立案侦查,3名县处级干部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涉嫌犯罪总额高达1200余万元,高校购书回扣高达30%。相关报道见昨日今报视野版
吴应海高校高收费难道与腐败有关这几年,高校收费节节攀高,8月4日新华网援引中国经济网的消息说,绝大多数高校的收费标准都在5000元上下,有些院校、有些专业甚至高达万元。面对吓人的高收费,有多少贫困学生的父母勒紧腰带,省吃俭用,甚至高筑债台,挤出心血供孩子念大学;又有多少寒门学子一边学习,一边打着几份苦工,咬牙坚持着学业。在大家眼里,虽然都觉得高校的收费有点儿离谱,但总以为人家也是迫不得已,很少有人怨学校的。可他们做梦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血汗钱竟然会被某些衣冠楚楚的教师吃了回扣。翻手之间,1200余万元血汗钱被腐败分子揣入私囊,你想想看,读到这条消息,谁不吃惊?谁不愤怒?
我不知道,这笔钱是多少个贫困生家庭一年的收入?能够资助多少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可我知道四川一师范院校大三学生郑南的辛酸家事。他的父亲为了供他读大学,一直背井离乡在温州给人做厨师,由于平时没有假期,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又猛涨,父亲为了省钱已经4年没有回过家。更让人掉眼泪的是,他51岁的父亲有胃痛的老毛病,每次发作都舍不得买好药,常常是买包几角钱的止痛片对付过去。但儿子上学的钱父亲一分也没拖过。而郑南上学期为了买一本标价228元的辅助教材,吃了两个月的素菜才买回来(新华网8月4日)。一边是高校上千万的收费进了黑洞,另一边却是学生家长忍受着病痛折磨苦苦地挣扎、是学生为了买一本书两个月不沾荤腥的节省,这样的对比,是一种怎样的痛啊!
所以,面对着眼下各高校高得惊人的收费,我们完全有理由要问,这些收费里面到底有多少钱被人吃了回扣?除了书本费外,涉及学生的其他开支,还有多少被吃回扣?高校的高收费是否与高校的腐败有关?笔者期待着有关部门能对高校的所有收费、开支来一次彻底的清查核对,挤干水分,算出真实成本,给全社会一个明确的答复。高校的收费再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了,要不然,不仅学生不答应,家长不答应,所有人都不会答应。
洪巧俊还不仅仅是高校腐败的问题购书回扣缺乏制约和监督功能固然是一个方面,而重要的是中国图书的荒唐定价和教科书的垄断经营,出版社的定价给图书销售各中间环节层层揩油提供了空间。再说书贩能给新华书店而不能给的高额回扣,这种高额的诱惑力能不叫人心动?
学校购买教科书有回扣,就像药品有回扣一样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学校也是个小社会,不可能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可这种影响只是苦了那些处在贫困线以下的父母和寒门学子。今年暑假来本人单位实习的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林告诉笔者,学校每年收的书费都在600元以上,由于家里穷,小林想从书贩中购买教科书,虽然书贩能打5折(可见这教科书的利润空间有多大?),但比起从师兄那里买用过的教科书还贵得多,他想购买师兄用过的课本,请求学校让他实现这个愿望,学校教材发放部门的负责人对他说,“总不能因为你穷,就可搞特殊化吧?”细心的小林把3年发的各种教材书后的定价加在一起,竟不到600元,恐怕这就是学校不让小林自己买课本的原因。就是每年每个学生的教科书需要600元钱,我想学校也不会让小林“搞特殊化”。如果按30%的回扣,一个大学生读四年书费就是2400元,回扣就是720元,100名就是7.2万元,1000名就是72万元。高额的回扣肥了高校经办人的腰包,这也是学校教材部门为何演变成让人羡慕的肥缺。
一位在出版社搞发行的朋友说,课本教材都是层层盘剥,只要沾边就没有不刮的,因为新华书店和学校教材部门垄断了教材类图书经营权。教科书成为暴利的行业,从出版社到书店再到教育部门,或者从出版社到书商再到教育部门,以上每个部门都能获得暴利,这是因为我国这种制度的使然。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至今还在垄断而不让走向市场?为何非要学校统一购买教科书,而不采取学生自愿购买?如果像小林那样购买用过的课本,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节省了资源,少砍几棵树,利国利民,怎么就始终得不到倡导?根源就是利益驱动。
其实,在我国不仅仅教科书贵得荒唐,其他图书也常常贵得吓人。购书腐败不仅仅是学校,学校有图书馆,不少单位也有图书馆、图书室,只要有权购买一定数量的书,就可以获得一笔数额不小的回扣。因此,要消除购书中的腐败现象,最重要的还是从制度入手,公开竞标,让其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因为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