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三号墓因白膏泥密封不严,故其墓主早已仅存尸骨,墓主考证至今未定。
据省博物馆研究员熊传薪介绍,迄今为止,对马王堆三号墓墓主有3种说法。其中一种最早也是最为普遍的推断为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子利己;第二种说法为利苍的另一儿子利希;目前学术界又提出一种新说法,认为可能是利希的另一个兄弟,姓名不详。
帛画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字形“非衣”,它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画面分天朝、人间、 地府三段。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帛画、竹简、木牍,是我国古代佚籍的一次重大发现。写在绢丝上的《阴阳五行》、《春秋事语》、《周易》,分别以秦篆、古隶、汉隶书写,展现了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省博物馆专家熊传薪称,由于帛画反映的社会思想状况复杂,目前学术界对帛画哲学思想研究还值得深入。
帛书分类难定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将文字书写在简牍上,也有书写在缯帛上的。帛书因其质地极难保存,故考古偶有所获,弥足珍贵。据悉,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经过最初整理约40种、计12万余字,内容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术和地图6类,其中有《老子》、《战国策》等珍贵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关专家就帛书整理报告了最新进展。至今为止,帛书整理仍未完成,帛书由最早专家提出的40种,到现在确定分为50种,文字11万余字,专家分类则分为文艺、诸子、兵家、方技和数学5类。由于整理未最后完成,因此帛书的种类还将有变。
帛书题名有异议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发表的学术论文《马王堆帛书的题名问题》一文指出,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其题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学术界进行讨论,如《天文气象杂占》、《六十四卦》、《阴阳五行》等。专家认为,古代为文,多不太题名,现有题名用篇首语,或综述内容,应参考古书的题篇,切忌现代语气的篇名。
文字书写标准可重新考虑
德国汉堡大学李孟涛认为,就新出土的古代文献而言,还无法断定书写者是否遵守了一定的正字法标准。在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两卷写本之中,异体字分布的调查结果表明,两卷写本分别用不同的正字法抄写,甚至《老子》甲本及卷后4篇也是采用了不同的底本。这样,在帛书各卷或各篇写本的正字法的基础上,可以重新考虑一些不合这个标准的读法。
新报记者 周和平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