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蚌埠电本月初,蚌埠市蚌山区的环卫工人突然间发现畅通的运送垃圾通道被堵了起来。该区14万居民每天产生的250吨生活垃圾只得在6个垃圾中转站里“硬憋着”。好在蚌埠市政府及时出面协调,才让这场“垃圾危机”稍微有所转机。
据蚌山区环卫所副所长吕家生介绍,蚌埠市在区划没有调整之前,原来中区(后来改为蚌山区)的垃圾是运送到10多公里以外的秦家山采石坑处理的。后来秦家山划归禹会区后,这里的村民就不允许蚌山区的生活垃圾运送到这里。没有办法,蚌山区的垃圾被送到李楼乡贾庵村。时间长了,由于征地、补偿手续没有办妥,蚌山区的垃圾又被“退”了回来。好在有关方面及时协调,龙子湖区司马村暂时“接纳”了蚌山区的垃圾。吕家生说,今年以来,蚌山区的生活垃圾“被堵”已经有四五次了,给市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据其介绍,禹会区、龙子湖区也存在着垃圾填埋场饱和的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蚌埠市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垃圾填埋场这一影响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该市确定垃圾卫生填埋场是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这个国债项目位于龙子湖区李楼乡贾庵村,占地600亩,目前一期工程即将开工。工程完工后,蚌埠城区80万市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有了填埋的去处。
(本报记者 汪胜强 石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