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保护规划全面出台———故宫三古建将被“修旧”
本报讯(记者 王术 实习生 赵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新科状元”,沈阳故宫里仍有部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羞于见人。昨日,记者从沈阳故宫博物院了解到,沈阳故宫已经制订了一个全面的“十一五”保护规划,全面细致地规划了对每一个历史构件的保护方案,其中,师善斋、十王亭、文溯阁三大历史建筑作为故宫的主要建筑群体将得到重点修护。师善斋:“上房揭瓦”
师善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位于沈阳故宫中路崇政殿与凤凰楼之间,是清帝冬巡盛京驻跸故宫时皇子居住和读书之处,道光以后作贮存宫内杂品之用。师善斋在清嘉庆九年进行修缮,现经勘查,该建筑山墙基础下沉,墙体向外倾斜10厘米,有倒塌危险,山墙、墙砖风化达50%,屋面瓦破裂,屋面多处渗雨,油饰彩画龟裂、脱落。
经过研究,沈阳故宫决定对师善斋进行全面修复,从屋面瓦至望板全部拆除,两山墙、后檐墙拆除,按原始面貌砌筑山墙、后檐墙。十王亭:将“穿新衣”
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前两侧的“十王亭”,建于1625年,是沈阳故宫的早期建筑之一,为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目前经过勘查,十王亭地仗、油饰已经出现空鼓、开裂,严重处脱离木骨,有80%以上的檐柱木骨外露,椽望、椽飞头、门窗油饰龟裂脱落。经过细致研究,沈阳故宫决定要对十王亭地仗、油饰进行铲除见木,并从木骨开始做一麻五灰地仗,然后按原颜色调制颜料光油进行油饰,外罩光油一道,从而使“十王亭”穿上彩衣、重现光彩。文溯阁:重现风华
文溯阁坐落于沈阳故宫西路的中轴线上,建于乾隆四十七年,是清代专门贮存《四库全书》而建的全国七大藏书楼之一,又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的地方,但经过勘查发现,文溯阁因年久失修,三层榄窗抱框部分糟朽腐烂达30%,地仗开裂翘皮,窗挺边、抹头部分糟朽达40%以上,窗扇无法开启,心屉棂条部分缺损,棂条扭曲变形达70%,窗塌板歪闪,局部腐烂。
文溯阁是沈阳故宫的重点建筑,申遗成功后,有关部门决定对它进行大规模维修,具体做法是拆换糟朽抱框,对糟朽面积小的部位进行挖补,窗扇更换挺边、抹头,补换心屉棂条。油饰统一按原颜色调制颜料光油进行油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