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辆铁骑大巡游到四代摇滚歌手同台呐喊,从兰一山庄悄然揭幕到贺兰山房轰然问世,第5届中国银川国际摩旅节开幕以来,贺兰山东麓的开阔洪积扇上惊喜不断,以致让媒体记者颇有顾此失彼的尴尬。
说了摩托道了摇滚,又得讲建筑,都因为“兰一山庄”和“贺兰山房”———两个“让艺术家深呼吸的地方”。走近“兰一山庄”是因为这里为摩旅节的车手和记者提供餐饮服务,只听说这里是“自治区国际会议中心”,不知道这里还是花果围绕的“兰一山庄”,更不知道这里也有让国内艺术家“深呼吸”的特色建筑群。穿果林走瓜田,过“假日酷舍”、找“踏青棚屋”、寻“揽月石宅”、觅“牧歌草堂”、访“邻兰春阁”……还参观了“和真宫”和“怡韵阁”。原来,设计、建造“贺兰山房”的艺术家们就住在这里。这里是国内建筑策划大师韩云峰的力作,它悄无声息地隐蔽在山下的果园里,要不是参加摩旅节的艺术家们为它举行郑重的揭幕仪式,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它的所在。
缔造“贺兰山房”的大师们每天踩着卵石小径,走出雅致别墅,聆听鸽哨、鸟鸣,目睹菜农摘菜、瓜农摘瓜,深吸一口贺兰山下清晨的空气,继续“贺兰山房———艺术家意志”的构思。艺术家惊诧于“兰一山庄”的精彩,琢磨着“贺兰山房”的更精彩,经过近半年的酝酿,第5届摩旅节期间,在“兰一山庄”北边摩托车运动基地的沙漠上,12件“艺术品”轰然问世。它们就是引起全国建筑艺术界关注的“贺兰山房———艺术家意志”。12种“意志”其实是12栋功能各异、外形多样的永久性建筑物,它们是何多苓、周春芽、王广义等国内12位当代最活跃的艺术大师的“观念主义作品”。像北京的“长城公社”、上海的“新天地”一样,由“泉水别墅”、“太湖石系列”和“洗尘阁”等12件作品组成的“贺兰山房”建筑群已经成为国内建筑艺术的“新典范”。《新周刊》、《三联生活》、《都市俱乐部》等国内著名媒体对“贺兰山房”十分关注,对其进行详细报道,《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已经将“贺兰山房”的12件作品全部收入。王广义说,“贺兰山房”建筑群不仅在宁夏,而且在全国都是标志性和挑战性建筑,中国建筑也许将由此开始一种新历程。(本报记者罗进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