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生出行方式的“回归”通讯员陈纪刚实习生陈之卿记者张伟达彬彬是母亲阿莉身上掉下的肉,一天不见,阿莉就要打电话。自从彬彬转到下沙高教园区上学后,阿莉就觉得彬彬越来越没“良心”———一个月催死催活,也难得回蒋村商住区的家里一趟。可是今年6月份后,彬彬回家的次数突增,一周有时1次,有时2—3次。这下劳碌鬼阿莉又唠叨起来:“学习成绩会不会退落去喔?”看着母亲的滑稽样子,彬彬又心疼又好笑。他心里最有数,回家次数与他的出行方式的变革直接相关,成绩,他始终冒尖。彬彬向记者兜底,去年刚转到下沙上学的那阵子,坐过几次公交:从家门口骆家庄坐上24路,到保亻叔路换328路,到下沙2号大街3号路口下车,步行300多米才能到学校。一路上光挤不说,转两部车子,一个单趟一般两个钟头,有时碰上堵车还会更长。“一段辰光,人渐渐疲了,回家的次数不知不觉也少了起来。”今年初,彬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心血来潮,也在同学的促动下,我开始骑赛车上学、回家,权当锻炼身体”。但从家里到学校毕竟有二三十公里,一个单程也需要1个多钟头,骑得屁股生疼生疼,几次下来新鲜感淡了。“想想长长的回家之路,有时老妈催我,也懒得回去。”让彬彬出行方式回归公交的是:公交瞄准市场空白,在下沙高教园区和蒋村商住区之间开通了直达空调大巴车———公交K197路。听了同学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彬彬在一个没课的下午,坐了回K197路,没想到一个单趟的时间只要1个钟头,足足比以前省了一半。第二天一早,彬彬7点坐上K197路,8点就赶到了学校。有了实战经验,彬彬和几个同学干脆办了张D卡,做起了公交“准一族”。彬彬乐颠颠地告诉记者,“有时下午放学后,坐上空调车回家还能赶上吃夜饭。”
面对面通讯员陈纪刚实习生陈之卿记者张伟达K197路的开通,让大学生彬彬重新选择了公交,作为自己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这条从蒋村商住区开往下沙高教园区的空调专线,惠及包括彬彬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师生和市民。话说回来,K197还是不快,一个单趟还需要个把钟头。而且,杭州公交车速度比K197慢的有的是,市民出行还颇有微词。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让公交快起来,是城市健康、高效运营的需要,也是每个普通乘客的期盼。今天,杭州日报特邀了城市公交的管理代表、运营商代表和乘客代表,就市民关注的公交优先话题,进行坦诚对话和交流。嘉宾:陈红英(市城管办主任)、王平(市公交总公司党委书记)、陆德敏(乘客、公司员工)公交为啥开不快陆德敏:我是直肠子,好的我要说,原先我自称“踏儿哥”,这几年公交线路越开越近,车子越变越新,公交硬是淘汰了我那辆脚踏车。不足我也要说,我住在和睦新村,每天坐155路上班,一部车子到单位还算便当,但车子摇几摇几路上至少花去1个钟头。有时车子堵在十字路口,单位早已看到,但弄弄还要迟到。真是一边坐公交,一边骂公交。公交为啥就开不快呢?陈红英(笑):你说得有道理。杭州公交车目前平均时速不足12公里/小时,高峰时段不足10公里/小时,市民出行分担率一直徘徊在23%左右,与发达国家、发达城市和市民心理目标相比,确实还不够快,不够理想。为啥不快?客观上分析,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地理特点不无关系。“三面云山一面城”,使老城区的主要交通流被简化成东西、南北两个方向,加上城市道路结构、路网布局还不甚理想,立体交叉较少,立体运营体系尚未建立,交通工具都挤在地面道路上,都在狭长地带活动,没有路权优先的公交,想快也不行。另外,我们这座城市目前依赖地面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0万辆,电动车达到18万辆,年增长率均超过35%。相比之下,城市道路却是稀缺资源,尽管这几年全市上下着力抓了道路建设,但增幅还是低于机动车增长率。市中心交通拥堵还比较突出。王平:乘客们发几句牢骚我们完全理解,谁不想快点到。因为路上堵得厉害,公交大量班次都超时误点,司机8小时工作制,实际可能要干10小时甚至12小时。公交不快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作为运营商也要找自身的不足。城市不断扩大,借助公交出行的市民绝对量持续上升,公交为保证每天近200万人次的乘客能够出行,反应也是机械式的———增加车辆、增加线路。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条运营线往往安排七八路公交,主干道一个站台往往有十几路公交要停靠,一辆公交不得不几次进站,公交队列化、公交堵公交现象比较突出。另外,因车况、油品等等原因造成公交抛锚现象也时有发生,成为交通中的一个堵源。陈红英:王平书记说得很谦虚。其实,造成公交车速不快,与杭城还没有建立快速或准快速公交运营体系,缺少公交专用通道、专用通道不专用有关。放眼世界,无论日本、法国还是巴西,建设公交专用通道被证明是实现公交优先、实现公交提速的有效载体。杭州的公交专用道目前只建了5.6公里,与日本广岛128公里、国内深圳10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不可比较。实质是百姓优先陈红英: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根据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精神,本着有效解决“行路难和停车难”,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目标,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借鉴经验、充分论证,提出了公交优先,构建地面快速公交运行系统为主要载体的实施意见。意见讲得很明确,公共交通是老百姓的交通,坚持“城市公交优先”,就是坚持“乘客优先”、“百姓优先”、“公共利益的优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观念的具体体现。现代城市交通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安全经济和高效地运输人和货物,而不是以车的通过量作为目的。对此,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陆德敏:说出来不好意思,碰到公交优先这个问题,我那位踏电动车的老婆总要同我这个公交一族争起来。杭州自行车保有量200万辆,电动车18万辆,机动车超20万辆,为啥单单先让公交快起来?王平:社会上确实存在对公交优先不理解的人。我手上有这样一组数据,国际上的研究表明,一辆行进中的自行车,占用道路面积为6-10个平方米,一辆行进中的小汽车,占道达到10-20平方米,而常规公交人均道路占用只有1-2平方米。以K900公交为例,坐100名乘客,它占用道路面积为100到200平方米,如果用小车运送100名乘客,则需要30辆左右,其占用道路面积为3000—6000平方米。对道路资源有限的城市来说,大力发展公交的经济性不言而喻。目前杭州交通存在一个怪圈:公交不快,个体交通出行率上升,交通更加不畅。如果公共交通相当快、相当便,那它自然而然会把其他的出行方式吸引过来,怪圈也会打破。陆德敏:你们不说,我真还不晓得脚踏车人均占道面积比乘公交来得大。公交有望快起来陆德敏:公交快起来有没有时间表?陈红英:公交优先包括便捷、舒适、合理,车速快起来当然是首要的。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2004年至2006年,公交平均时速提到20公里,准点率达到85%,乘客候车时间在市区为3—8分钟,出行分担率达到35%;2007年至2020年,时速达到25公里/小时,准点率达到90%以上,分担率达到50%。陆德敏:好不好说说快起来的办法?陈红英:当然可以。比如在条件允许的市区道路上,逐步辟建公共专用通道,将公交专用通道连线成网;加快快速公交运行系统(BRT)的可行性研究,力争1—2年内开通首条地面快速公交运行专用线路;通过公交枢纽场站的建设,减少乘客换乘时间;通过引导出行如市中心首选公交等办法,通过调整线网布局等,缓解市中心区交通压力。王平:破解“出行难”,公交近期的设想之一是,从今年下半年起,引进63辆12米长的大公交车;在年客运量1000万以上人次的10条大公交线路中选择3—4条,构建准快速线,设想线路分别为“蒋村—火车东站”、“蒋村—城站火车站”、“汽车北站—城站火车站”、“三塘竹苑—吴山广场”,预计沿线10万人次的乘客有望年底前先快一步。陆德敏:我代表广大公交乘客感谢你们。看了本期关于公交优先的探讨与对话,相信身处其中的您定会有所感触与见解,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热情参与。为此杭州日报大众热线(85109999)和杭州网BBS(www.0571bbs.com)联合推出“破七难”金点子金奖活动,每道难题推出两个金奖,如果你的建议黄金参考值最高,将获得金奖300元奖励。(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