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记者宓路平富阳记者站叶胜荣实习生胡珺)在富阳市常绿镇大章村,村民章建乐家,留存着一件稀世的“传家之宝”。这就是清末民初,由民间艺人章永年先生精心设计刻制的常绿纸伞。近日,这件我国传统制灯艺中的罕见之作,被纳入了杭州市首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项目。
90年后依然玲珑剔透
纸伞依据中国传统的黄罗伞造型,以八角八面拼合成直径150厘米的圆形伞盖,盖面通体密布各种形状的花格,有方、有圆、有六角、还有回文形,洞孔只有米粒大小却毫无破损迹象。“松鹤延龄,仙寿永昌”八个正楷大字均匀分布于八面伞盖上部。细观伞体四周,透剔的花格密布之中,竟藏着“玄机”,镶嵌着无数幅乡味浓郁的精美书画,中有人物、花鸟、动物个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足见雕刻者艺术功底之深厚。
总高度约为250厘米的纸伞,整体设计集刻纸技艺和书画于一体,风格协调,珠联璧合。全伞以宣纸、彩色拷贝纸、蜡光纸、绉纸等上乘纸张刻制,八面均可装卸。虽从设计制作至今已近90年历史,但在灯光的照耀下,却依然玲珑剔透,光彩依旧,犹如一盏造型独特的花灯。
整整两年心血全给了它
据章建乐回忆,当年爷爷章永年是一位在本地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从杭州师范讲习所毕业后,爷爷便在家乡创办了“弘道小学”,教书育人。而工作之余,老人独独醉心于刻纸创作。自从萌发了刻制纸伞的念头,每晚夜深人静时,老人便独自在家,点上煤油灯,将宣纸铺于洋油盘上,用极其锋利的刀具,潜心雕刻。整整两年多的时间,老人为纸伞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听我爸讲,单单煤油就点了三箱,45公斤多嘞,”章建乐说。就这样,一件民间艺术精品诞生了。
章永年先生逝世后,此伞一直由其儿孙保存至今。从爷爷,到父亲,再传到自己,章建乐对这件“宝贝”相当在意,平时的保护工作细之又细。先把纸伞拆开成八面,用报纸分别包裹,防止受潮、虫蛀;再以木板和绳,将其固定,辟出一块干净地方,单独放置。如今,纸伞成了政府文化部门明令保护的艺术品,有了资金,章建乐打算为“常绿纸伞”专门制作一个能防蛀防潮的樟木箱,“这样保存起来就更稳妥了。”
每逢佳节展于龙头之首
据了解,以前每逢正月、元宵等传统节日,章家都会把纸伞装置成型,配以民间梅花锣鼓,供众人观赏展示,或随舞龙队伍行进于龙头之首,场面颇为壮观。人们在细细欣赏制作者精湛手艺的同时,更可感受到民间人寿年丰、康乐升平的无穷乐趣。默默无闻几十年后,这件民间艺术精品,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富阳文化界人士表示,如此精美的民间艺术精品,其工艺水平在我国传统制灯艺中相当罕见。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