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8月8日电(记者赵兰英冯源)考古发现表明,上海最早的移民确系由河南东部迁徙而来,距今约4000年。
2000年,上海考古工作者在松江区广富林遗址发现2件从未见过的陶品:与杯。它们与过去在上海发现的各个时期的陶品,质地不一,花纹不同。2001年至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对广富林的进一步发掘中,不仅又发现了一批这样的陶品,还发现石犁、石钺等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也与先前出土的本土工具在形制和纹样上不一。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广富林惊喜地发现先人遗留下来的生活设施:储存物品的窖与搭建房屋的柱洞。
它们属于哪一种文化性质?疑点成为上海考古工作者的重大研究课题。经测试,这些物品属于距今4000年前的文化。但它们不属于良渚文化。那么,它们又从何而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主任宋健向记者介绍:经过3年的挖掘与考证,可以认定,广富林文化遗存属于中原文化,即河南东部地区被称为“王油坊类型”的文化。这就表明,4000年前有一支河南东部移民迁徙上海。那么,为什么可以肯定这批移民来自河南东部?宋健进一步分析:广富林遗存的这批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与“王油坊类型”最为相似。文献记载,4000年前正是洪水泛滥的年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豫东地区地形十分平坦,洪涝灾害不断。先民们为逃避灾难,举家迁徙。
在广富林以后,江苏的昆山地区、浙江的宁波地区,都发现了相同的文化遗存。这又表明,当年的移民,有部分把脚步停留在了这些地区。宋健说,广富林文化在环太湖地区大约生存了200年。随后,消融于本土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