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位于粤赣交界的梅岭,自然风光秀美、人文资源丰富,但目前其丰富的资源都未被充分利用和发掘。省政协委员梁国昭提交了提案《关于提升梅岭驿道与梅关保护级别的建议》,希望粤赣共建梅岭历史文化公园。最近,省文化厅答复说:韶关市及南雄市将与江西省有关方面进行沟通,推进历史文化公园的建设。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的梁国昭,对梅岭的情况有较详尽的了解。他说,从历史文化来说,梅岭驿道是古代沟通岭南与中原的重要交通线。“官道虬松”自古为雄州美景。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如张九龄、宋之问、朱熹、苏轼、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林则徐等,都曾在梅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当地还流传着许多有关梅岭的神话和传说,如三国时陆凯折梅赠别、六祖惠能的放钵石、梁天来来雁亭脱险等故事,给梅岭增添了神奇浪漫的人文色彩。传统粤剧《梁天来告御状》、《游龙戏凤》等就取材于这些传说。
梁国昭指出:目前梅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梅岭南北两侧及古驿道南北两段,分属粤赣两省;梅关城楼,为两省所共有。两省携手共建梅岭历史文化公园,加强两省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合作,也是适应当前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形势发展要求的一项举措。
梁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把梅岭驿道和梅关提升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恢复或重建梅岭原有一些今已不存的历史文化古迹(例如挂角寺、来雁亭等)。同时,还应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突出文化特色的原则,对梅岭的植被进行更新改造,优化梅岭的树种结构,并建成一座梅花生态公园。
这一提案被省政协列为领导督办议案。上个月,政协提案委与省文化厅、韶关市有关领导进行了现场的专题调研。据了解,南雄市委、市政府对梅岭南段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开发、建设做了许多工作,下一步还将修复梅岭附近雉公嵊村古宗祠、古客栈、古茶楼、古驿道、古水渠,建设观梅亭博物馆,开辟赏梅品诗的盘山循环道。
该调研组提出:南雄市就梅岭整体规划、保护、开发、建设和粤赣共同建设梅岭历史文化公园等问题继续与江西大余县沟通,必要时韶关市、省文化厅、省政协予以协助。希望南雄市补充完善梅岭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经济资源、文化文物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协调配合。(编辑:李美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