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短缺问题已是众所周知。工厂被迫停工,政府部门关闭空调,而拉闸限电已成为家常便饭。
但由于规划不善,而且定价不当,在两三年后,这个问题可能会走向反面:数十座崭新的发电厂将竞相恳请客户光顾。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工业需求急升,造成电力不足,并带来投资建新电厂的浪潮。到90年代中期,电力消费增长开始崩溃,导致电力过剩、电力购买协议被迫重新商定,以及新装机容量的缺乏。
如今,我们又回到了周期性的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阶段:电力严重不足,以及疯狂的追加投资。到2006年以后,几乎肯定会再次出现电力过剩、回报下降的局面。
在未来两年中,中国政府计划建设144家新电厂,新增装机容量为75千兆瓦,这应该差不多足以使供需平衡。但另外还有装机总量为250千兆瓦的电厂等待批建,许多电厂可能会先建后批。中国2000年草拟的第10个五年计划涵盖2001年至2005年,根据该计划预测,电力消耗的年均增长率为6%,与1995年至1999年波谷期间的增长率相同。然而在该计划的前3年期间,实际的年均增长率几乎是预测数字的两倍,达11.8%。
但错误的预测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问题是电力定价。形式上,发改委既制定了向最终用户收取的零售电价,也制定了电力分销商向电厂支付的批发电价。省级物价局有权批准价格变动,这种变动通常出现在发电厂与分销商签订的电力批发合约上。民用电价保持在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由人为的工业用电高价来交叉补贴。其结果是,中国的工业电价远远高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此外,当电力需求猛增时,发电厂无法提高价格,除非政府授权提价。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被迫降低价格,以维持在吸引投资上的竞争力。尽管国家发改委已批准今年提高电价,但增幅小得可怜,几乎不足以促使电力消费者减少其用量。
这样造成的最终后果是,中国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它们应有的水平恰恰相反。在中国,发电厂无法在需求畅旺时获利,因而在供应过剩时期,只能靠关闭未使用的产能来保持现金流,而不是为下次需求高峰储备产能。只有当灾难降临时,新电厂才得以建设。
因此,只要中央计划继续控制电厂建设和电价制定,这一不良的盛衰循环就将持续下去。
(据英国《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