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8月9日电(记者吴晓东、孙英威)“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大兴安岭林区得到了真正的休养生息。但林业专家认为,要想使这一林区的活立木蓄积恢复到开发初期的水平,至少还需要50年的时间。
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其中森林资源最丰富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在历经40年的开发建设后,森林资源大幅减少,森林的功能开始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沙尘天气也开始“光顾”,严重地影响了林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大兴安岭地区资源局局长刘志说:“到199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的活立木蓄积已由开发初期的7.3亿立方米减少到5.1亿立方米,减少了30%;可采蓄积由4.6亿立方米减少到2.2亿立方米,减少了52%。同时,南部林缘开始北退,原始林的生态作用正在减弱。”
为保护好大兴安岭这一生态屏障,我国政府于1998年果断地启动了一项耗资逾千亿元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面积占全国60%以上的长江、黄河中上游和东北、内蒙古等地的国有林区相继实施了禁伐和限伐,人工营造林的速度也开始加快。
位于黑龙江、嫩江两大河流上游的大兴安岭林区被纳入“天保”工程首批计划。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75%的面积被划定为禁伐区和限伐区,同时逐年削减木材生产计划。目前,这一林区的木材年产量减至214万立方米,比1997年时减少了38%。
刘志说:“虽然大兴安岭林区已大幅度削减木材产量,并开始大规模更新造林,但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加之这一林区主要树种生长周期又长达80年,因此要使这里的活立木蓄积量恢复到开发初期的水平至少还得50年。如果要恢复到开发初期的可采蓄积量,则需要80年以上的时间。”
目前,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正在通过强化管理、加快营林等措施,努力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的稳步增长。按照规划,到2010年这一林区的有林地面积将达到65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78%提高到80%以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