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个老话题,却又“常说常新”。前两年,围绕着校服的话题主要是“校服腐败”,而今年,新闻媒体又通过明察暗访发现,我国中小学校的校服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在最大的校服生产基地浙江省永康市,记者发现当地的校服生产厂家使用劣质布料,挂“化学浆”,用工业油漆上印花,导致校服的甲醛含量普遍超标,不仅如此,校服在推销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回扣和红包问题,“红包开路进校园”已经是校服销售的公开秘密。 校服领域问题多发,原因何在呢?一是校服市场容量巨大,由于教育界提倡甚至强制学生穿着校服,于是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校服市场,为了挤进这个市场,生产厂家必然要动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不规范、不合法的手段;其二,校服市场带有一定的“集团消费”和“政府采购”性质,消费者虽然是学生,但采购者却是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这样的市场往往很难实现充分的竞争,正常的市场手段在这一领域濒于失效;其三,在生产厂家、校方和学生这三个相关利益方之中,学生处于劣势,他们对校服的反面意见很难表达出来,因此,表面上看,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好像”总是“平静接受”校方采购的校服,即使那些校服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最后,政府职能部门对校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更严重的是,这种监管往往被“委托”给学校,因而导致了监管的缺席。 校服给公众带来的困扰由来已久,对“问题校服”的批评也屡屡见诸报端,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讨论校服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问题。我国的中小学生真的有必要穿着式样统一的校服吗?校服真的能够促进学生的教育吗?以校服的“表象平等”真的能够防止学生形成贫富不均的观念吗?在基层和贫困地区,校服到底是为学生造福还是为学校造福呢?虽然人们经常引用日本和少数西方国家的例子来做说明,但是,校服在中国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却令我们不得不反思,校服这种东西到底是否适合我们的国情。 在校服问题方面,我们的国情是什么呢?虽然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也是义务教育,但并不是免费的教育,每个家庭的教育支出仍然较高,在这种情形下,强行推行校服制度,必然加大公众的负担。同样出于经济的考虑,许多学校在购买校服时首先衡量的就是价格因素,于是,大量劣质、有害、式样难看的服装堂而皇之地成为少年儿童的主要着装,这种校服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品德成长,反而导致了他们的审美力低下。还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校服社会化进程十分缓慢,隐秘的校服销售方式必然造成大量腐败现象。 如此看来,我们的社会实在有必要讨论一下校服的存废问题,至少应该讨论一下强行推行校服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这样的讨论并非因噎废食,而是有责任感、有良心、有理智的反思。如果不厘清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对校服问题的诸多谈论就有隔靴搔痒之嫌。 本报评论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