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栋
扩大和延伸学生的长处和优势,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隆回县九中推行“闪光教育”工程的核心。它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仔细观察,善于发掘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教育之路,做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学生在激励中得以发展,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其具体做法一是评选“校园明星”。在校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会发现身边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而这些偶像的出现离不开“闪光点”的再现。因此,学校将评选“校园明星”作为“闪光教育”的切入点,每周从各班推荐的候选人中评出“校园明星”,并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向全校通报表彰,用他(她)们的“闪光”来激发更多的“闪光”。
其二是成立“阳光爱心社”。学校通过财政拨款、师生捐助和社会筹资等办法,三年内筹集资金20多万元,帮助817名特困生完成学业,让他们从集体和个人的“闪光点”中接受熏陶,同时也使其他家境较好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三是创建校园闪光文化。学校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定期开展演讲、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乡、爱校的热情。同时,由100多名学生自主成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2003年非典时期走街串巷,清除垃圾死角,积极开展“告别陋习、保护家园”的宣传活动,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其四是建立学生闪光档案。学校将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闪光事迹”记录在“闪光卡”上,在寄给家长签署意见后,学校还会对反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将“闪光卡”存入学校德育档案。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回忆,密切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不断创造新的“闪光点”。
三年来,隆回九中“闪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激励效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学生魏人健、罗湘云、罗简华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学生肖硕才、彭路联合设计的“自动计分与排名”程序在我市第五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中也获得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