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除草防鼠害。河堤浇水防裂口。淤背形成的大坑。
去年,渭河洪水给华阴、华县造成巨大灾害。今年,那里的防汛情况怎么样?记者在现场看到,政府帮助灾民盖起了新房,送去了救灾粮食。在新修的防洪大堤上,一位当地人说———大堤镢头都挖不动
随着近期雨水的增多,华阴、华县灾区的情况令人牵挂。昨日,记者一行进入“二华”灾区采访。
镢头挖不动的大堤
记者沿罗夫河河堤上到渭河大堤,乘车自东向西行驶。渭河水远远地躲在河中心,大堤上非常的安静,路面平整,有一层新铺的石子。
在渭河大堤罗纹河大桥,记者看到了不多的几名施工人员。陕西省三门峡水利工程局二处项目经理田万鹏告诉记者,他们正进行扫尾工作,再有一个星期就要离开了。这应该是去年开工的灾后重建防汛工程中的最后一个项目。这座桥看似简单可实际上困难重重,是将原桥拆了后重建,由20米变为120米,而且是45度的斜交桥。由于原桥底部地质复杂,钻机钻了28米,就钻不下去了,后来靠人用凿子一点一点的将底部的石头凿掉,耽误了40天工期。加上其他原因,才拖到今天,不然,他们在6月底就撤离这里了。
对于新修的河堤,农民评价较高。在石堤河附近,一位齐姓农民说:“石堤河堤上的土都是从别的地方买来的,土质好,用镢头都挖不动。”
记者在石堤河入渭口东,看到大堤南侧出现高出地面的池子,有根管子不断向里面灌泥沙。有关人员介绍,这是渭河大堤淤背工程,目的是加厚河堤。已建好1公里,现正在建的1公里再差一米高也修好了。淤背河堤为30米宽、6米高,总长10公里。
途中就听农民说,水利部门雇农民在大堤上除草,以防鼠害。当记者在赤水镇台台村就要离开渭河大堤时,看到4名农妇在除草。
新房取代了倒塌的房屋
华县辛庄乡三里渡村王老汉高兴地说,灾后国家对灾民照顾很好,组织平地、打井、修水渠。王老汉今年自己家种的小麦总产量达1000公斤,这比平时少了几百公斤。
正在渭河大堤旁修路的华县下庙镇一齐姓农民告诉记者,今年小麦每亩产量高的三四百公斤,少的二三百公斤。去年没有种上小麦的农民,今年抢种了早熟的玉米。目前浇上水的玉米长势好,没有浇上的就差得远。
灾后政府给灾民每人每月15公斤面粉,今年夏收后,给没有种上小麦的人家,每人每月5公斤面粉。
记者看到,洪灾造成的残垣断壁,目前很难看到,都被新盖的房屋取代。据灾民反映,从今年4月以后,政府对于房屋倒塌的灾民,每倒塌一间房屋救助300元,每户最多900元。同时,给房屋倒塌的灾民,每人1000元房屋建设费。
“我家的土木房冲毁了,自己盖的楼房损失不大。国家给补偿了500元,现在都修好了。”三里渡村王老汉笑着对记者说。
一正在给新盖的平房喷水的樊姓农民告诉记者,他家有5口人,共得到了国家5600元房屋补助款。
灾民关注防汛工程
经过去年洪灾,当地群众防灾意识十分强烈,对防汛工程建设非常关心。华县石堤河东的辛庄乡三里渡村有位五六十岁的妇女,每天都到石堤河堤上看河堤重建工程的情况。她认为,石堤河大堤修得的确牢固,但没有填埋去年洪水在桥北冲的沟槽,为了渭河大堤淤背抽沙,在更北处100余米位置,形成一个100米长、50米宽、20米深的大坑,如果再发洪水,就可能威胁渭河大堤安全。洪水的凶猛程度,他们去年已亲眼看到,非常的厉害,冲刷力极强,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在罗夫河入渭口西的渭河大堤上,记者碰到了华阴农场74岁的退休职工韩先生。他说,修复渭河大堤时,应当顺便安装一个排洪闸,万一以后再次发生去年的情况,可以及时排洪,不用再在渭河大堤上临时开口,避免左右为难的局面。去年洪水压到罗夫河堤时,想在渭河大堤开口,又担心渭河水上涨,向堤外倒灌。后来开口后,果然出现了倒灌情况,拖延了排洪的时间。文/图记者金石实习生亚平军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