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西牧林 王玉峰
8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广饶县稻庄镇闫口村。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只见村支书闫桂民正和10名村民商量着什么。大伙围坐在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表格和一支笔,中间的办公桌上突兀地摆放着一个略显破旧的大花瓶。
坐下仔细一听,原来今天是闫口村检查卫生的日子。闫桂民简短地说了几句后,就拿起桌上的花瓶上下摇晃起来。然后,把手伸进花瓶里摸出了一个小纸团。一个,两个,三个……一直摸出10个小纸团。这时,一位村民过来把这些小纸团打开念道:“057号,闫玉禄;084号,闫保周;075号,闫廷明……”念完之后,10名村民便拿着纸团出去了。看到这里,记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抓阄决定去检查谁家的卫生。
闫口村是一个以种植芹菜为主的蔬菜专业村,家家户户靠种植大棚芹菜发了家。但与此不协调的现象也时常出现:街道上垃圾遍地,柴草乱堆乱放,家畜家禽四处穿行;有的农户一到阴天下雨屋里屋外乱糟糟;个别村民穿戴很不注意。外村人讥笑说:“闫口村人是有钱不会花的土包子。”
“丢掉脏乱差,文明进农家,讲文明首先从卫生抓起。”村委会的号召得到村民的一致赞同。很快,大家选出了10名德高望重的卫生检查团成员,规定每年固定在麦收前和元旦前后各检查一次,平时不定时检查。
他们把全村235户按档案号做成阄,平时放在花瓶内,检查时随意抓出。检查内容共有5项:室内、院内、厕所、厨房和家庭个人,每项占20分。根据10名检查团成员的汇总,最后按照得分高低排序,第一名奖励100元,第二名和第三名奖励50元,并张榜公布。对于低于70分的家庭,要在其门口挂一个小黄牌进行警示。
抓阄查卫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昔日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干净亮堂的富裕村。从1995年起,这一做法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快离开村子的时候,检查团公布了检查结果:075号闫廷明家以96分的成绩位列第一名,没有一户低于70分。来到闫廷明家里看看,利索的女主人正在包水饺,院子不大,打扫得干干净净,各种家什归置得井井有条,屋内也是窗明几净。当我们向她祝贺时,她连说:“俺家还不算好的,好的还没检查到呢。其实大伙都差不多。”
走在村子里,记者这才注意到:一排排整齐的农家院落,干净平坦的柏油路,醒目美观的宣传标语……这一切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小村的骄傲:连续8年的“创五好先进党支部村”,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先进卫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