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晓伟
市委书记黄学玖多次强调,选好一个企业家,可以振兴一个企业,改变一个企业的面貌;用好一个企业家,可以集聚一大批人才;培养一个企业家,也就培养了大批人才!
人才,财富之本
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原始投资仅360万元的国企,在短短几年里创造了同行业4项“全国第一”,2003年公司现价工业总产值实现10.1亿元,成为绵阳科技城第一家从零起步发展到产值过10亿元的地方企业。
追溯巨变的突破口,“新华人”直指总经理、党委书记王运先神奇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资本经营。在新华公司,员工培训费被列入财务预算,中层管理者配置中华轿车,骨干工程技术人员享受中层干部甚至副总经理的待遇,骨干员工出境旅游度假……
8年来,九洲集团的产值、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1亿多发展到如今的10多个亿。她的发展则离不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正贵。
同样一个人,在国企里表现平平,而一到了三资企业却如鱼得水、成果频出,为什么?张正贵心里明白:关键是体制的桎梏。从1999年始,公司对每年新引进的150多名大学生实行“新人新机制”,面对面谈判定工资,博士生月薪可达1万元,研究生4000至7000元。企业管理层的关心、诚心、爱心,换取了人才对企业的“铁心”。
人才,发展之源
有人开出80万年薪,想挖走铁骑力士副总裁冯光德,冯笑而拒之。此时,他的年薪不过几万元。成功地留住人才,铁骑力士的秘诀何在?
“让优秀人才有名有位!”两个惊人之举让外界对铁骑力士刮目相看:1996年,公司以员工名字命名建立了“冯光德实验室”,这在川内民营企业中绝无仅有,就连一度只是北川畜牧局普通技术干部的冯光德自己也吃了一惊。川农大99届硕士毕业生何建被公司任用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000万元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启动资金和个人的别克车早已到位,而公司5年内还将出资送他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谈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四川东材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邵景发深有感触:“投入不能小心眼!1个博士年薪10多万元,但其开发一个产品带来的效益是400万元。如果公司有40个博士,即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出成果,效益依然可观。”在行业陷入困境之时,东材公司独特的价值判断,使其依然保持着年利润近30%的增速!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聘用制,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测评、推荐工作。同时,着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一套全新的适应市场化的人才机制在绵阳正悄然形成,以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等参与分配的制度正在日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