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人一间房,两人合用一张大书桌,一些学生自然会觉得住得不舒服;今天他来了同学,明天你要看球赛,想在宿舍安心读书更是难上加难。……鉴于笔者自己上大学时的经历,尽管在心里一百个希望大学生们都在宿舍就住,但对为求安心读书而在外租房者的苦衷,还是深表理解和同情。
近年来,特别是扩招以后,校园之小,学生之多,实在是很难找到一张宁静的课桌。为自习教室奔波一下,也就算了;有些条件不足的学校,连学生宿舍也要“住一年换一个地方”。为了能在熙熙攘攘的校园里找到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学子就不得不各显神通:占座位是最“低级”也最无奈的,奢侈一点的就把麦当劳当自习教室,要一杯可乐坐一晚上,再奢侈一点,就是自己在校外租房了。
花费不菲的租金构筑“单身书寓”,与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营造“二人世界”,其境界和追求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设想,本身却值得商榷。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强调学术人才的重要,亦可看作是强调学习氛围的重要。“润物细无声”,一所大学,除了为学生提供教室、宿舍和学习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不经意间被大学校园独有的氛围所感染、所熏陶。而离开校园,索然独居,则会使这种感染和熏陶大打折扣。
要求和呼吁大学生重返校园,安全的保证、管理的方便还只是表象和手段,校园内的宿舍和校园外的出租屋相较,其区别主要还不在谁的房间更大,谁的设施更好;最重要的是,只有回到校园,大学生才能真正养成优良的学术素养,才能享受完整的大学生活。
大学城的建成的确为改善广州地区大学生的住宿条件提供了一个契机,但学习环境的优化,还不只是扩建几间校舍;更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让在校外租屋的大学生认识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内涵,远非是上几节课那么简单,也绝非校外的出租屋所能够提供。 (曹辰)(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