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常识看,笔者的上述标题简直弱智。小学生恐怕都知道从山西到湖南只隔河南、湖北两个省。如果坐飞机,空中距离更只有1174千米、1小时40分钟航程,足额飞机票价两种,分别为人民币960元和1180元。然而,当我看到8月7日到新华社关于6日上午山西河津小弯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已有10名矿工遇难、仍有5人下落不明的新闻时,“山西到湖南有多远”的问题就油然而生。对比湖南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10余次下乡暗访、得出矿难频繁的症结在于“官煤勾结”、党政干部在煤矿参股分红的结论,山西省的官员政治敏感性、官员责任心差距到底有多远,还准备保持多久?
山西是革命老区,全国首屈一指的煤炭大省,近年来矿难频频,今年全国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的矿难事故共有14宗,山西以5宗而“夺魁”,但是,面对这血淋淋的第一,山西省、市、县领导干部有没有像湖南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那样深入基层认真调研过矿难和吏治的关系,从反腐败角度思考过如何用政治清明来根治人为的矿难?
是山西的风水好,吏治清明,不存在湖南那样“官煤勾结”的黑幕吗?去年山西繁峙“6·22”矿难牵出原县长王彦平受贿、滥用职权犯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的案例,说明湖南娄底“官煤勾结”症在山西不乏同类传染病毒。7月中旬,《中国青年报》推出关于山西晋城煤矿老板和低收入者人均年收入分别为500万与500元的天壤之别报道时,也揭露了这些老板不顾当地百姓死活、拼命与官员勾结、捞一把就走的典型心态,还指出了历史上晋商衰败的文化、政治原因,就在于“和政治权力走得太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些矿难频频的矿山老板,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暴利,必然会竭尽全力在权力机关寻找代理人,甚或用金钱等手段开路,直接跻身当地政坛。因此,湖南娄底市委书记的调研结论,对其他矿难频频的地方具有普遍意义。根绝矿难,必须从认真清理官员在矿山或明或暗参股、分肥抓起。
整饬吏治,需要一批蔡力峰那样有事业心的人,更要培育产生事业心的土壤。娄底的调研成果,之所以没在山西诞生,恐怕跟这里的政治生态环境不无关系。山西一些官员到底对娄底经验感不感兴趣、今后该怎么办,如何培植产生本地“蔡力峰”的土壤,不仅该由他们考虑,也应引起监管部门深思。(稿源:红网)(作者:江南雨)(编辑:韩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