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以来,许多媒体上“吃苦夏令营”之类的广告便“翻了窝”,有些地方的吃苦夏令营人多得挤破了头。如今的孩子苦是没少吃,但多是“攻书城”、“破题海”,被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生活中的苦却是一点也吃不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差到了极点,甚至一点也没有。
“缺啥补啥”、“平时不足假期补”,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按理说也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身为家长,应该明白,不能让孩子为了吃苦而吃苦,而忘了吃苦的目的和意义。或者说,即使孩子在吃苦夏令营里吃了许多苦,却没有从吃苦中受到教育,吃苦只得到了“鱼”,而没学会“渔”,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从往年的一些新闻报道来看,许多孩子被父母花钱送进了“吃苦夏令营”,但“吃苦”归来后,身上的“娇、骄”之气不仅没有消失,还日益严重,这让许多家长大失所望并困惑不已。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学期下来,早已是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本想好好放松一下,快快乐乐地玩几天,却又要参加吃苦夏令营,那心中总有几份不愿意。我的一个小外甥就不解地说:人家已经够苦了,还要去吃苦,你们可真够狠的。父母希望孩子吃的“苦”,和孩子们心目中的“苦”是不一样的,孩子们以为自己本在吃苦,已经够苦了,不必再吃了。有了这种思想认识,被逼无奈参加的“吃苦活动”,也就成了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加上夏令营本就有些像“游戏”,便会产生一种应付心理,盼着早点结束,而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在夏令营里,他们也许会咬紧牙关渡过一个个“难关”,吃尽一个个“苦头”,但他们也知道,游戏毕竟是游戏,自己的生活根本就不是这样。只要“游戏”一结束,这种“苦”就不复存在了,就会“苦尽甘来”。
事实也正是这样。许多家长花了钱让孩子去吃苦,却又生怕他们“太苦”,有给老师打招呼请求照顾的,有中途送这送那的,甚至还有偷偷接孩子回家的。孩子“吃苦”归来,更是心痛得不得了,报复性地“补偿”,在“甜蜜无边”的关爱中,孩子们“吃苦”的感受很快烟消云散,夏令营里培养出的那一点“坚强意志”也被冲得荡然无存。惟一让家长们欣慰的是,自己的孩子也去“吃过苦”了,没有落在别人的后面。
在教育学上,一个理论近年来被人们频频提起并备受关注,那就是“5+2”理论。“5+2”意思是说,一周内孩子在学校受5天正规教育,周末回到家里或在社会上受到2天不良风气熏染,就使5天的品德教育成果化为乌有,成为“5+2+=0”,甚至“5+2<0”。其实,仔细想想,一些家长不遗余力地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也存在这种现象。生活中的苦是天天存在的,那是一种客观真实,不是游戏,更不是想像,它不单为穷人和弱者存在,更为富人和强者存在。就苦来说,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也有富人的苦,虽然苦得不一样,但只要用心去体味,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样都是在吃苦,一样会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花钱买苦吃,买不来真实的生活,更买不来真切的感受,还可能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落得个南辕北辙。
这并不是说吃苦夏令营就没必要参加了,而是说,家长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过分“功利”,不一定要下达什么“任务”,首先应该符合孩子好玩的天性。参加夏令营,不一定“爬雪山”、“过草地”、“干农活”就是苦,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处得融洽、玩得尽兴,不也是一种锻炼吗?时代变了,“苦”也在变,家长们的观念也要变。再就是,既然苦是天天都有,那吃苦就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主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艰辛,帮助他们树立自觉的“吃苦意识”。吃苦夏令营不可能天天办,但生活却永不停息,那就让孩子从生活中的苦“吃”起吧,自己盛饭,自己洗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铺床叠被,自己乘车出门……这样,再加上让孩子们喜欢的“吃苦活动”,相信生活会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苦,怎么吃苦,家长们的良苦用心也才不至于落空。(稿源:红网)(作者:易其洋)(编辑:韩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