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九城市巡展为何沈阳最火 谁对展览最感兴趣 是求知还是好奇
调查提示:
8月6日,沈阳市太原街百盛购物中心7楼,全国《生殖健康与性教育》科普知识展正式与沈阳市民见面。
让主办方意外的是,此后连续4天,来观展的市民不断增多,日客流量最多突破3000人次。
据此次展览主办方的宣传部副部长晏武增介绍,沈阳是这次全国巡回展的第九个城市,也是九个城市中最受市民欢迎的一个城市。
50份问卷“分解”火爆
“80%中青年”,“几乎没有家长谈过性”
针对沈阳市民对这次性文化展表现出的热情,8月9日,本报记者对观展的市民进行了一小时的随机问卷调查。
本报问卷调查共12道关于“性文化展”方面的问题,发放50张问卷,其中本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7张,1张被调查者带走,2张没有答完。
经过本报记者整理统计,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医学保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河进行了逐一点评:
■观展者构成 以年龄18岁~55岁的中青年为主,共有38人,55岁以上的有9人;男女比例基本相当,男士稍多,职业有学生、工人、干部、医生等五花八门。
专家点评:说明现代人观念不断进步,参与人群范围越来越广泛,“来了就是一种勇气。”
■观展目的 “求知”、“增强了解”占40.4%,10.6%是“好奇”,33.8%是“随便看看”,12.8%是“陪同亲人和朋友来的”。
专家点评:说明目前还有很多人对性不了解,尤其是在“性文化”这个层面上。
■对于性知识了解多少 27.6%的“只了解一些”,52.6%的“只是一般了解”,18.8%“很了解”。
专家点评:此组数字说明人们性知识非常差,还存在不少“性盲”。
■性知识来源 80.3%观展者来源于正常书刊、传媒、学校教育及影视,15.2%从黄色录像及色情书刊上看到,4.5%的人称来源于父母教导。
专家点评:15.2%这还是个保守数字,性知识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重视,了解渠道单一,完全忽略了性知识在文化、生理、社会等方面的内涵。
■平时和谁谈过性 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答只和“关系密切的朋友谈”,只有一位称和父亲谈过。
专家点评:这是目前我国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和我国的文化底蕴、性文化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是“堵”而不是“疏”的办法,过于讳莫如深。
■性文化展评价 62.5%满意,应该经常办下去;30.7%认为一般,应该偶尔办一次;6.8%认为很无聊,没有必要再办。
专家点评:这次“性文化展”是个不错的开头,这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结果。
■“婚前有没有过性行为” 2.7%说没有过,以中老年居多;有37.3%说有过,以中青年男性占多数。
专家点评:这是个时代问题,也是一种观念上的问题。
■以前有没有听说或者参与过类似展览 63.8%的人没有听说过,以中青年居多,36.2%的听说或参加过,以45岁~55岁居多。
专家点评:此类的“性文化展”应该和现代知识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性知识和性文化。
专家解析火爆内因
性知识少,求知欲强,恐惧得病
对于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省健康教育所杜国华书记表示很欣慰。据介绍,7月初,全国性学会的同志与省健康教育所联系,策划召开展览的有关事宜,在看了展板内容之后,他们觉得材料内容很好,对宣传艾滋病有帮助,并且与下一步对全省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密切相关,于是积极报批促成此事。
对于火爆场面的出现,杜国华认为,一方面沈阳人过去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机会少,如果不是专业人士阅读专业书籍,普通人是很少能在普通教科书里看到介绍有关性学知识的,学生在教科书里看到的更是只言片语;另一方面人们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有所增加。现在,只要到医院里看一看,就会发现前来咨询性病的人并不少。
杜国华介绍,健康教育所里每天都会接到咨询是否患上艾滋病的热线电话,这些人中更多的是“恐惧型”,“恐惧自己患上艾滋病的人要多于真正患上艾滋病的人。他们已经意识到,一次不轨行为有可能带来难言的痛苦,这已经造成他们内心的恐慌。”
杜国华表示,《生殖健康与性教育》讲述的是自然常识,而性文物部分则是历史,这次把二者结合对补充参观者的知识结构有好处的。
举办人评说“性文化展”
沈阳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教育用历史来做,是无可争辩的
沈阳市民所表现的热情令主办方的宣传部副部长晏武增感到惊讶,他认为,与其他城市相比,沈阳所表现出的特点让人感到了沈阳市民的进步。关于性文化展,记者日前与其进行了对话。
记者:在其他城市展出的情况怎么样?
晏武增:效果比较好的天津和兰州,参观者最多时一天可达一千五六百人,但沈阳竟然达到三千人,这完全在意料之外。
记者:这次展出得到了哪些部门的支持?
晏武增: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健康教育所都很重视。
记者:沈阳参观者的人群结构与其他城市有什么区别?
晏武增:区别很大。其他城市女性比较害羞,躲到丈夫身后去看,沈阳女性则是大大方方,很坦然地面对;在其他城市讲解的时候,人们都不好意思地跑开了,但在这儿,他们是围过来看;在年龄上,其他城市中老年人偏多,沈阳中青年人偏多,证明年轻人求知的欲望比较高;知识层次上,看不出来,但从衣冠上来看,整洁的人偏多一些。这和素质是有关的,沈阳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记者:展出收入多吗?
晏武增:展出的投入要比收入多。群众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性学会如果不去做谁来做。
记者:有人认为展品有些是不适宜的。特别是,展厅里有很多古代性文化的展品,既有精华亦有糟粕,它和生殖健康教育有一定差别。展板上写着,不允许12岁以下的儿童观看,但12岁~18岁依然属于未成年,这些展品对他们适宜吗?
晏武增:我觉得对展品的评论是没有必要的,它毕竟是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是文物,不能去改变它。这个展览是面对大众的,不是针对某一个年龄段、某一个群体的。如果严格地讲,不应该这样展览。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是抛砖引玉。孩子应该从小开始进行性教育,我们展览再用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群众怎么理解?教育用历史来做,是无可争辩的,这不比看展板更有意义吗?
记者:严格意义上的展览应该是怎样的呢?
晏武增:青少年、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设展厅。这样,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品位都可以满足。但现在我们这个展览的主流是正确的,基本上群众对此都持肯定的态度,100%的满意是不可能的,我们宣传、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对经济效益,我们不是看得很重,否则,我们完全可以找厂家赞助、可以出售一些东西,比如VCD碟片、性保健品等等。我们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就是怕大家误会这是一个与商业挂勾的展览。
记者:有参观者说文物里面有一些赝品。
晏武增:我们这里面有一些复制品,已经标注出来了,99%都是真品。
记者:展览是偏重科普还是偏重性文化?
晏武增:整体来说,是偏重科普的。生殖健康展板是120块,挂出来100块,展品才五百多个,在展厅占的面积不是很大。如果完全用展板,观众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和古代性文化结合在一块,再加上解说,群众的兴趣就更高一些。
记者:在其他城市遇到阻力了吗?
晏武增:有。但我不想谈得过多。我在一个城市遇到了阻力,当时的展出只有性文化这一块,没有带生殖健康这部分。
记者:是不是初衷是要搞一个性文化展,因为受到阻力,不得不加上了性教育这一部分?
晏武增:这是经验之谈。那些文物是个人收藏的,不是政府行为。我们开始确实是以性文化为主展出的,受到的阻力就更大一些,这个展览进行了两年,兰州和乌鲁木齐没有生殖健康这一块,其他城市都有,但效果没有加上以后好。
记者:在您看来,展览有没有负面的效应?
晏武增:从现在看,没有。
本报记者 姚远 尹晓晖 杨芳 张一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