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祁剧“万寿山”片段
声腔委婉细腻
演员幕后交流
唱念流畅,神态逼真
旦角对镜化妆
孙悟空怒而拔掉“人参果树”
五庄观主与徒儿清风、明月
形似婴儿的“人参果”
饶有兴味的观众
赣南除本地产生的赣南采茶剧、东河戏、宁都采茶戏、兴国赣剧(南北调)等戏曲剧种外,从外地流入的剧种有祁剧、京剧、越剧,而其中祁剧尤其活跃。祁戏又叫湖南班子,是清代雍正年间从湖南传入兴国、赣县的,曾与东河戏一样,在赣南戏曲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种文化艺术的发展,总是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他人的长处,融合互补,使其发展。赣南客家人引进祁剧后对其不断改进、丰富、发展,近百年来,成为客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形式。
赣南祁剧以剧目众多,阵容强大,行旦齐全,表演程式规范而不落俗套,声腔音乐委婉而细腻。
祁剧是伴着庙会发展而成长的。庙会是民间老百姓敬神祈盼消灾赐福的聚会,慢慢地演变为文化娱乐、商品交易、休闲会友的集聚地。
以赣县一带的庙会为例,由本地人推举有威望有文化有经济实力的人牵头为庙会成立一个“首事会”,“首事会”负责各方赶庙会人士捐赠的钱物用来修缮古庙,并组织庙会活动。在庙会上除点香燃烛祈神保佑外,便把重点放在演大戏看大戏上。祁剧在这个时候就大显身手了。
从千村万寨赶来的乡民把个庙会挤得水泄不通,那台上的各种角色伴着锣鼓管弦的音律,唱、做、念、打,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一阵阵喝彩。
解放初期,赣州成立了祁剧团,除每天坚持演出,还经常下乡。在民间还活跃着一个赣兴祁剧团。团里的演员都是清一色的花甲老人,他们都是东河剧团早年的演员,退休后,散居在大余、龙南、瑞金、宁都、会昌等地,凡有庙会演出,召之即来。
祁剧上演的剧目多为古代传统戏,诸如“八仙拜寿”、“白蛇传”、“珍珠塔”、“万寿山”。本版图片均为“万寿山”剧目演出的精彩瞬间。
“万寿山”讲述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主因外出讲经,吩咐徒儿清风、明月备好“人参果”招待唐僧。唐僧误将人参果看成是婴儿,不敢受用,清风、明月趁机吃掉,被猪八戒偷听,便向孙悟空告知,于是,孙悟空跑到果园偷偷摘了四个分吃掉了。清风、明月为此事将他们痛骂一顿。孙悟空恼羞成怒,竟将“人参果树”连根拔掉。后由于南海观音出面协调,使“人参果树”死而复活。
在现代艺术琳琅满目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出出的古装戏,是尚健在的老艺人们将生生不息的艺术热情演绎出来的艺术作品。它犹如赣南艺术宝库中的活化石,凝重、艰难却快乐地活跃在城乡。随着近年来各地庙会的恢复兴起,赣兴剧团已小有名气,这帮老艺人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魅力延续着民间艺术,播撒着民间乐趣。(肖芳珠 龚映华 记者李传材/图 龚映华 杨遵贤/文)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