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钟晶莹)邓小平是我国最早提出申办奥运会的国家领导人。
1990年7月,年逾八旬的邓小平在视察北京亚运村时,环视眼前宏伟的建筑群,他语气坚定地说:“中国办奥运会下决心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 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邓小平关切地问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办了亚运会,还要办奥运会,你们下决心了没有?”
1993年9月,北京在蒙特卡洛仅以两票之差申奥失利后,邓小平又意味深长地说,最要紧的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10月1日他与伍绍祖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不要轻易相信许诺,拿到东西才算数,没有拿到的就不要信。”
4年以后,邓小平离去了。又过了4年,奥运会选择了北京,小平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邓小平十分热爱体育运动,打桥牌、游泳、看足球比赛……是他感到十分惬意的事。
邓小平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了足球运动,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他曾把一件外衣当掉买票,去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1990年“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连实况带录像,52场比赛他看了50场。
据一些老体育工作者回忆,当中国选手许海峰在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首枚金牌时,小平同志兴奋不已。北京举办亚运会期间,他十分关心这一盛会,一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他戴了很久。
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回忆道:“奥运会、亚运会的体育比赛,小平看的时候爱给运动员打分,他给我们国家小运动员打的分都偏高。他很喜欢看我国年轻的体操运动员比赛。喜欢他们,是希望他们出好成绩。小运动员有的时候落地没站稳,小平会说‘挺稳的,挺稳的’。”
邓小平一生酷爱体育,关心体育事业。他曾经指出:“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
作者:钟晶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