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通讯:一切为了保障有力——记济南军区某仓库主任方向
新华网郑州8月13日电(李虹、李玉银、张玉清)济南军区某仓库主任方向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把保障有力作为仓库建设目标,使仓库应急保障能力连年跃升,先后7次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保障演练任务。仓库连续6年被军区联勤部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去年,方向荣立三等功。
(一)
1998年初,方向担任仓库主任的第一天就意识到,仓库保障一直沿用传统方式,不能满足战时快速保障的需求。
党委会上,方向亮出了自己的想法:“新军事变革日新月异,现代化战争高消耗、快反应的特点,给我们实施保障的时间越来越短,必须向现有装备要保障力。”
经多方考察、论证,方向提出了建设集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自动收发于一体的应急物资保障小区的设想。他带领科技小组查资料、请专家,投资1200多万元,建起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的巷道式微机智能控制的器材自动化库房。新建的库房安装了温湿度监控、烟雾报警、智能门锁等安全监控系统。与此同时,他们还根据运输车厢和弹药箱尺寸,设计制作了托盘和集装箱,将应急物资集中存放,收发实行计算机管理。他还从全库抽组业务骨干成立了弹药应急维修小分队,配备了野战维修车。
储存管理模式的改变,使仓库快速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前不久,仓库为某演习场紧急调运一批器材备件,装卸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5倍。
后勤保障目标战时是敌人重点打击对象。要实现保障有力,必须防护好仓库自身的安全。方向带领官兵为库区建筑“穿”上了迷彩伪装,在关键部位利用角反射器对定位侦察进行干扰,在适当地域安装热源、辐射源误导精确武器的打击,把保障实施主体全部“藏”了起来。
(二)
2002年仲夏的一天,突降暴雨。顷刻间,山上的洪水像打开闸门一样冲了下来,眨眼功夫仓库通往山外的公路被洪水淹没,正在带人巡库的方向被堵在了仓库门前。望着滂沱大雨,他眉头紧锁。突然,他向身边的业务处处长刘海棉发问:我们运输方式单一,如果战时道路被炸断咋办?各种弹药和应急物资如何运出?
方向陷入了沉思:仓库兵员少,经费有限,战时仅仅依靠部队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的,必须广泛动员战区民力,争取地方的支援。
方向利用节假日和出差的机会,多次找到驻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请求支持部队加强战备建设,修建物资应急保障通道。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一条战备专用公路很快修通。同时,驻地铁路部门也作出决定,建立了仓库备用应急保障铁路线,并修建了战备物资专用站台和应急通道。
“未来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必定是立体式的快速运输,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单一的公路加铁路运输模式上,必须向空中要保障力!”方向和仓库党委“一班人”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对“保障有力”的认识。
在离库区不远的山坡上,方向和官兵们一起喊着号子,奋臂扬镐苦干。152个日日夜夜,建成了可以同时起落两架直升机的机坪和可停放6辆运输车的应急物资装卸平台。
经过两年的努力,如今,仓库已初步形成了集航空、铁路、公路,军地一体化的联保应急保障新模式。
(三)
方向深知,要实现“保障有力”,就必须有一大批复合型的“专家型”技术骨干。他和仓库党委“一班人”确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重要的战斗力”的观念,着眼保障打赢筹划人才队伍建设。
仓库党委按照保障有力的要求和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标准,制定了《军事人才战略工程实施意见》。仓库与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军区导弹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和军事科研机构建立了帮带关系,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帮的办法,培养了50多名“专家型人才”。
业务处助理员王自营是导弹专业的科班出身,工作扎实肯干、上进心强,是个“好苗子”。方向就建议他向更高的学历层次迈进。2002年8月,在方向的帮助下,王自营考取了军械工程学院,攻读弹药专业博士学位。
短短几年,仓库先后有11名战士考上了军校,4名干部考上了研究生,一名干部考取了博士生,87%的干部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
只有学习,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方向决心以自己掌握信息化知识为突破口,带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天至少挤1个小时读书,1个小时上网阅读物资储备收发保障理论研讨文章。每次下部队,他都要随身带一些书,读书计划从没因下部队而间断。
他在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后勤技术研究》等书籍的基础上,重点研读了《伊拉克战争后勤研究》《美军后勤保障》等介绍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物资保障的书籍,写下了近10万字的学习体会,撰写发表了《对以创新提升“保打赢”水平的几点思考》等18篇论文。
在方向的带动和影响下,仓库党委的7名常委全部取得了本科文凭,他本人被济南军区联勤部表彰为“科技练兵先进个人”。(完)(责任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