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8月15日电(记者马扬)在中国东北,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人——日本遗孤的“中国妈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000多名日本儿童被遗弃在中国,5000多对中国父母以博大的襟怀收养了他们。这些由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组成的特殊家庭大多在东北,近三分之一在吉林省。
在吉林省长春市平阳街46号,住着6位日本遗孤的养父母。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的硝烟已被和平鸽洁白的色泽和遍地的鲜花绿草所覆盖,可是历史留给人们的疼痛是不可能消失的。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首府,被日本定为“新京”特别市。14年的沦陷,长春人民受尽了苦难,一直到1945年,中国东北才从日本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一方面中国人民欢庆着自己的胜利,另一方面日军在全面溃退。东北地区到处是日本的“难民营”,而大批的日本病妇和儿童被抛弃在火车站、街道边,甚至倒塌的破房子里。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日方约有5000余名孤儿被抛弃在中国土地上,最大的13岁,最小的刚刚出生几天。
这些嗷嗷待哺的日本孤儿,他们的命运会怎样?
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的孤儿,中国的母亲们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人性之爱和道德之爱。她们伸出爱之手,不记前仇,把伤病的日本弃儿从垃圾堆、泥坑中抱出来,带回家去抚养。5000多个孤儿,就要有5000多个家庭来抚养。5000多名孤儿,就要有5000多个母亲——那些曾经被“孤儿”的前辈们所迫害的人们来抚养。
战争结束之初,中国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因此对孤儿的抚养,这些母亲要付出极大的心血。许多养母都有一个共识:孩子是“敌人”的后代,但孩子不是敌人。如果我们不收养,他们就会死去,那是一条条命啊。
命,这是“中国妈妈”最看重的。
收养小林惠子(中文名王雅君)的养母姜树云大娘,当年自己在长春开了一间小商铺。小林惠子6个月大的时候来到她身边,她为了养小林惠子,一生再没有生养别的孩子。后来,小林惠子长大了,成了家,又有了后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孤儿纷纷回到日本,可是小林惠子望着失去了老伴、瘫痪在床上的养母,说什么也不回日本。当1996年夏天姜大娘去世时,小林惠子扑在母亲的灵床前哭喊着:“母亲,我现在成了真正的孤儿了!”她的哭声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田山昭子,又名孙艳平,现居日本东京。谈起自己的养母,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深情:“对于我来说,给我生命的母亲的面孔早已模糊,养育我的母亲的影像却是那么清晰。田山昭子只是我梦中的一个记忆,孙艳平才是我生命中的全部。”
田山昭子是当年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孤儿之一。如今每隔几年,她都要回中国,看望生活在长春市的养母曾秀兰。养母已经85岁了,而田山昭子自己也已是66岁的老人了。1945年她被曾秀兰收养时,只有8岁。在长春,她生活了41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1932年,日本扶持下台的清王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长春登基,成立伪满洲国。曾秀兰说:“那时我们家生活特别困难,我哥哥是个木匠,他挣钱回来,家里才有饭吃。没有好的,过年吃顿高粱米那是最好的了。平时就吃橡子面,吃得大便都拉不出来呀。”
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帝国主义在武装侵略东北的同时,加紧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开始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这些移民大多是日本国内的普通百姓,对于他们来说,加入“满蒙开拓团”就是去一个遍地大豆、高粱,如同天堂般的地方。田山昭子是1944年随着八丈岛开拓团来中国开拓移民的。当幼小的她跟随父母从日本来到中国开垦梦想的时候,还不知道跟自己说着同样语言的另一些人正用枪炮撕裂着别人的生活。更不会想到父母会死在异国他乡,自己的命运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
另一名日本遗孤中村清子(又名陈淑清)回忆说:“日本宣布投降前不久,不知道从哪来个日本兵,穿着大马靴,带着大洋刀。他说了很多话,最后说‘把这些人连大人和孩子全杀了’。当时我和妹妹年龄大一点儿,我8岁,我妹妹7岁。我母亲说你们俩快跑吧。结果我跑出来了,我妈妈跟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一块被杀了。”
1945年,中国军队对日军开始了全面反攻,当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溃败的日本兵对日本妇女和儿童进行了残酷的杀戮,甚至逼迫母亲亲手杀死亲生骨肉。
中村清子说:“妇女、老人、孩子都跑到车站去。按照日本的规定,又不能携带很多行李,只能一人一件,有的日本人就把孩子扔了,有的把孩子掐死了,也有的把孩子扔进了井里头。有能讲汉语的,就哀求中国老百姓收养他们的孩子,没有这种能力的就干脆扔到道上。”
今年86岁的李淑贤,在日本统治长春时,被日本士兵踢中腹部,丧失了生育能力。但当她看到流落街头的日本遗孤青山百惠时,却伸出了善良的双手。如今,她的养女青山百惠(又名徐桂兰)居住在日本横滨。几十年后,病床上的李淑贤谈起这段经历平淡地说:“我是个女人,是个母亲啊!”(完)(责任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