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小事,但它却是诚信的“试金石”;这件事本可以善举为结尾,但却因“谎言与不信任”的出现而变调。
20岁的女大学生在公园卖艺筹集学费,一位与她萍水相逢的老教授当众慷慨允捐3000元钱……
没想到,这3000元钱却成了双方相互猜疑的引子,女大学生和她的母亲怀疑老教授是骗子,捐钱是有所企图……
无端猜测让老教授十分伤心,他对女大学生的身份和卖艺的目的也产生了疑问……
受老教授委托,记者开始多方调查女大学生的真实境况,结果发现谎言充斥其中。
其实,女大学生是否真的无钱上学,这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真实与谎言”,几千年来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诚信”遇到了危机。
琴声哀怨 市民落泪认捐
8月7日,周六,八一公园的池塘边三四十人神情凝重地围成一团,议论纷纷。
人群中,一阵哀怨的手风琴声传出。拉手风琴的是一名戴眼镜的女孩,她愁容满面,眉结锁成了“川”字。脚前的地上放着一大块硬纸板,上边写着4个大字“卖艺求学”。
压着纸板边的是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周围人们捐助的各种面值的零钱。布袋上一个塑料袋套着一张沈阳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红公章格外引人注目。
女孩身边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噙着眼泪正在向热心的人们介绍着她的家底,不少人听后都掉下了眼泪。
原来,这位中年妇女是拉琴女孩的妈妈,大连人。拉琴的是她女儿叫肖琴(化名),20岁,今年应届高考以549分录取沈阳XX大学法学专业。
女孩的爸爸10年前得了糖尿病,为治病家里已经欠债3万多块了。父亲没有正式工作,就靠母亲在家里手洗衣服每个月挣四百来块钱过活。
8月4日,肖琴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一家人到处筹集学费,现在只借来4000块钱,还差3000块钱。没办法,肖琴就想出来拉琴卖艺筹点钱。
考虑到在大连熟人多不好意思,肖琴才和妈妈来到沈阳。几天来,她们先后在太原街、中街、中山广场和八一公园等处拉琴筹钱。但是,她们筹到的钱还不到两百块。
肖琴妈妈的讲述,情真意切,听者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揪起。10点半左右,一位老大妈跑过来,把一个包袱放在地上。“我也没有啥,把件大衣捐给你们吧!”说着就泪流不止,转身匆匆离去。
医生允捐 反被疑为骗子
当天下午2点多,67岁的应伟昌教授在八一公园看到肖琴,当场就捐出一百元。老先生是位很有名的中医,捐完钱后,老先生当众激动地说:“要是你的钱实在筹不够,这3000块钱我给你好了!”肖琴十分感动,老先生也留下工作单位地址和联系方式。
8月8日,应伟昌教授要出诊,他就派助手李慧琴大夫来到八一公园。此时,肖琴母女正坐在水池边,手风琴装在琴袋里。李大夫走了过去,“你们上午和应医生通过电话了,他叫你们到医院去,怎么还在这里等呢?”
“他说好今天送钱,到现在还不来,分明就是一个骗子!”肖琴的母亲气不打一处来。“这里人多,不方便吧!”李大夫说完这句话后心想,“这娘俩也不知道好坏,真是的,那么多钱,被抢了怎么办。”
“他不来,还想把我们骗到医院去,他就是一个骗子!”肖琴母女坚持自己的看法。“他骗你什么?要是真的大学生就来医院,不是的话一百块就算打发你们了。”
李慧琴大夫生气了,她的话也提醒了应教授。“对啊!我也不能看过一眼就给她们一大笔钱罢,还得弄清楚她们是不是骗子。”于是,他委托记者全面调查肖琴的情况。
调查采访 疑问一二三四
从8日到10日,记者对肖琴母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记者首先联系了肖琴普兰店市某中学的邢老师,了解到肖考上大学的情况属实。但随着记者的深入采访,却又发现了一连串疑问。
疑问一:为了“体验生活”?
8月9日下午3点多钟,记者在沈阳北站第二候车室里找到了准备回家的肖琴母女。肖琴告诉记者,她们来沈阳主要是想体验生活。“我们原先计划在沈阳待到20号,现在应教授答应捐钱,我们筹够了学费,当然要提前回家。”
肖琴的妈妈说:“她太内向,自尊心强,人又倔。我不放心就跟着出来了。”她怕别人不给钱,就叫肖琴写了硬纸板说明情况。
疑问二:假电话与谎言
在随后的3天里,记者与母女俩接触了6次。在和肖琴母亲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她说的话前后矛盾甚至有说谎之处。比如记者发现她的手不像职业洗衣人那样粗糙,她回答保养得比较好。
她告诉记者一个电话号码:“这是她(肖琴)二姨家的,姓王。我家没有电话,邻居家的也不知道。”但是记者打过去时,对方称不认识肖琴。
第二天问时,她承认号码是假的。随后她又说了一个“真”的电话号码,但是记者直到现在也没打不通。
疑问三:真的“欠债3万”?
关于肖家的经济情况,记者联系到管辖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们家开着一家干洗店。肖琴的毕业高中的老师也表示,肖琴念书时没有申请过减免学杂费。
记者就此事询问肖琴母亲时,她说:“我家里还有电话,但这不表示我们交得起学费。我怕说出来大家会怀疑我们是骗大家的。”
记者经过努力将电话打进肖家。肖父说:“我这病也不重,还能干轻活,虽然有十年了,也没花多少钱。家里欠债不多,也就千儿八百吧!”
疑问四:5天花了300元是为筹钱吗?
肖琴母亲说她们4日到沈阳,住在北站附近30元每晚的一家小旅社。几天来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分别到人多的地方拉琴筹钱,有时候母女俩一顿合吃一个盒饭。
而二人9日离沈时,她说:“我们没筹多少钱,总共只有300多块钱。这几天在这里也花得差不多了,现在兜里就剩下来前带的钱了。”
众议诚信 各界意见不一
对于肖琴母女的受捐和应医生等人的捐助,人们对其中关涉及到的诚信问题各有说法。
八一公园里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市民,笑着简短地说:“现在出来的都是骗子,没有真的。我见到连一分钱都不会给!”21岁的女营业员王舟说:“我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我没有多少钱,只是想到我弟弟念书也缺钱,就给了几块钱。以后再遇到,我也看情况再说给不给了!”
46岁的女会计武筝说:“这个女大学生的想法和心理,我都能理解。我也有孩子,他要自己独立挣钱我绝不反对。但是,靠欺骗就不对了!我给她捐5块钱的时候也犯疑,她是不是真的?这是正常的,我觉得。”
30多岁的女医生张大夫说:“我觉得应该把母女俩分开来看。肖琴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她母亲顾虑太多,反而弄巧成拙。”
辽宁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主任张思宁说,肖琴母女以不实言辞来博取社会的同情心,来获得收入,还不像职业“筹钱”的,所以与纯粹诈骗不同,属于部分欺诈。
我规劝这位大学生:不要陷入道德判断的误区。成功是靠个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的,靠谎言欺人是没有好处的。女大学生以不诚实的方式考验社会的诚实,结果使人啼笑皆非,这是因为循环最初的链条就有问题。
个人面对乞讨者,给钱可能被骗,不给良心过意不去,怎么办?出路就在于,我们需要一个诚信的环境来保证文明社会的良性循环,让爱心洒遍每个需要救助者的心田。
但是,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对话应教授
今报:您为什么要捐钱给肖琴?
应伟昌:这和我本人的经历有关。我是农村人,当初就因为没有钱才自学医术的。工作十多年之后才有机会读书。我心很软,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想尽力帮忙。帮上了忙,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一看到肖琴没钱念书就很同情她。行医几十年,我现在也有些钱,能够赞助她上大学。
今报:您为什么又怀疑她并派人去打探情况呢?
应伟昌:我是行医的,比较相信自己的眼光。那天在公园里,我看那个小女孩很害羞,不像是骗人的,所以当场就给了100块。第二天我托李大夫去公园看看,其实本意是想叫母女俩到医院来拿钱,在公园不安全。谁知道她们不来,还对李大夫说我是骗子。
今报:知道肖妈妈说您是骗子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 应伟昌:我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我。(应教授摇摇头,表示不愿作评论)
今报:现在您知道了她家开干洗店,还准备捐给她3000元钱吗?
应伟昌:只要她真的需要一笔钱念书,我就赞助她!我同情的是上不起大学的肖琴,她一个女孩子,想要自己出来独立奋斗,在大家的猜疑之下,确实很不容易。有拼搏的想法是可贵的,我就是这样奋斗过来的。肖琴开学后来沈阳,还可以把钱拿去交学费。要是以后还能遇到肖琴这样的人,我还是愿意捐助。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