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琳 通讯员 韩富明 苏玉军)由于缺乏统一的“制造标准”,问世数年的人造皮肤等人造器官“英雄无用武之地”。昨日,国内50多位医学精英齐聚西安,商讨制定行业标准。专家预计,明年人造器官有望全面临床应用,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长期以来,烧伤等创伤及疾病致使人体某些器官丧失生理功能,患者因而丧失工作、生活能力,甚至失去生命。人造器官的研制成为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组织工程学由此诞生。
目前我国组织工程研究已基本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人造皮肤研制进展尤其迅速,但尚无行业标准和评审程序,无法批量生产,致使其仅仅停留在临床试验阶段,给全面进入临床带来困难,人造骨、人造血管、人造肝、人造胰等面临同样境遇。
昨日,全国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标准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这意味人造器官将有统一行业标准,经过检测、评审,明年有望全面应用于临床,其中人造皮肤最被看好。据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负责人、国内组织工程皮肤领域首席科学家金岩教授介绍,目前对于烧伤患者的治疗,仍然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移植其他部位皮肤,患者需要经历多次痛苦,且费用昂贵,人造皮肤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后,烧伤患者的治疗将减轻痛苦且费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