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就了新兴医院的“送子神话”?估计这个问题谁都能回答,那就是新兴医院在全国范围内投放的铺天盖地的广告。不仅是新兴医院,目前全国范围内,许多疑难杂症的医疗机构已经走出了“电线杆医院”、“厕所医院”等小打小闹的宣传,转而向大众媒体进军。不孕不育、男女性病、糖尿病、肝病、肿瘤、脑瘫、皮肤病等等,对于这些世界级的疾病治疗难题,许多医疗机构却在广告中承诺“高治愈率”、“百分百有效”等等,而这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机构的医术或药品有不少缺乏最权威的验证或认可。
所以,在疑难杂症的治疗成“香饽饽”的背后,往往是坑蒙拐骗的事件层出不穷,但长期以来,这些骗局又能堂而皇之地存在,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当一个问题演化为一种现象时,我们就要从相关制度上找原因,疑难杂症治疗广告的问题也不例外。目前,药品广告的管理做得比较好,这是因为药品广告已经进行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国家早在2000年就禁止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做广告宣传。药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于药品广告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都会定期对外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而医疗服务广告却没有实行特种服务和普通服务分开的分类管理,医疗服务广告的监管权力也比较分散,结果常常是谁也没去进行全力的监管。
医疗机构广告的问题涉及公众的生命安全,对其监管制度的缺陷如果不加以弥补,那造成的后果将是严重的。对于那些日益泛滥的疑难杂症治疗广告,我们建议,卫生管理机构能否借鉴处方药广告的管理方式,不再允许它们在大众媒体上出现,而只允许它们在一些专业的医疗杂志进行宣传呢?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其一,医疗机构在广告中暗示或者声称可以大量治愈全球公认的疑难杂症,违背了基本的医学常识。
其二,疑难杂症的治疗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医学领域,目前,关于它们的治疗手段,用药选择,医学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媒体难以对它们进行核实,就是卫生监督部门也难以进行判定。其三,疑难杂症的患者群体往往有一种“病急乱投医”、“看见救命稻草就想抓”的心理,而疑难杂症的医疗广告往往极具鼓动性,特别是以情感剧方式进行的广告宣传,非常能打动这些患者的。而同时,这些患者却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这些广告进行辨别。这就很容易耽误或误导患者的治疗。所以,疑难杂症治疗广告退出大众媒体,是一个必要也是必须的选择。
新兴医院受到媒体质疑后,许多地方如天津等地已经暂停了医疗广告的审批。
广电总局日前还发出通知,要求暂停播放各类性病、牛皮癣、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红斑狼疮等医疗广告及其医疗专栏节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这些禁令能及早上升为一种长效的医疗市场管理制度,尽快建立起大众媒体医疗服务广告的准入制。
这样的制度有利于对目前的疑难杂症医疗机构来一次彻底的正本清源,有利于疑难杂症患者理性投医,不致使他们的每一分钱“打了水漂”。(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