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郁
民工排队领工资
8月21日中午,百十名民工排着队,在表格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以班组为单位领走了四五个月的工资。至此,两周前发生在北京的几十名民工以跳楼相威胁讨要工钱的风波得到一个较圆满的结果。
8月6日清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的一座尚未封顶的菜市场楼顶上站了五六十个人,一面大喊大叫,一面向下扔铁管等物。喊叫的内容大体是说他们好几个月没拿到工钱,无法生活,要集体跳楼。
当时正值上下班,来往行人很多,许多人驻足围观。
这座菜市场楼3月份正式动工。
开发商是北京丰台的万特达科贸公司等单位,承建商是浙江省曙光建设集团,劳务分包方是江苏省三淮建筑劳务公司。闹事工人自称属于三淮公司。
丰台区警方、劳动监察部门、北京市建委陆续来人进行劝阻协调,最后,曙光集团多方筹措资金,决定再次垫付80万元,交由江苏三淮公司给民工发工资,以解燃眉之急。
投资不到位惹祸端
曝光集团资金已经很困难了。实际上这家企业一直在垫资施工,垫资总数已接近800万元,其中73万元付给了劳务承包方三淮公司。而三淮方面,只拿出10万元发工资,其余用在了购买施工辅助材料费上。他们声称承建方还欠他们140多万。
这几年建筑市场已形成较明晰的专门分工。开发商专门负责跑项目,找资金;承建商负责找设计、组织施工;劳务方专门负责组织民工。在劳务方面又分为土方、钢架,主体结构、防水等不同的小公司。这是多年实践自动形成的,可以较好地集中和分配资源,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一家大包大揽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尽管资源调配比较合理,但最主要资源———资金却往往不到位。“空手套白狼”,无资金施工,或立项时有钱,立完项马上抽逃等现象司空见惯,这几年,大规模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屡治不绝,最主要的根源就在这里。
但目前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建筑、劳务企业找活儿不容易,轻易不敢得罪开发商。遇有资金不足,只好自己多方筹借,先垫付,等工程结算后再算账。而这中间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民工。
对菜市场楼的开发资金是否到位,承建商和劳务公司都三缄其口。北京市主管部门对此也闪烁其词。记者向北京市建委发去采访提纲、打电话,一直没得到明确答复。联系开发商,电话始终占线。
事情了犹未了
三淮公司拿到了钱却三天没发放,据称是钱不够,还要付施工用的材料费。但当时建委的意见很清楚,80万元应全部用来发工资。民工知道有了钱,来向三淮公司讨要,却遭到呵斥,后来三淮公司与民工领队达成协议,只发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但今天民工们不干了,聚在一起,要求足额发放。于是三淮公司又和民工领队协商,建委、劳动监察又参与调解。中午12点,才最后达成协议。
三淮公司根本没和民工订立劳动合同,民工们对订合同之类的事也茫然不知。工地的一名四川籍民工说:“办事凭良心咯。”
为百十名民工的工资,众多政府官员、警察、企业代表忙乎了十多天。本来是一个企业的日常工作,却变成政府的紧急事务。而且,非得等一帮人爬到楼顶闹一通,才能重视。到底是我们哪个社会机制有毛病?
望着现场忙碌的官员和一群衣衫不整的民工,谁心里都会有一种别样的滋味。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