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媒体看来,伊拉克什叶派反美武装领导人萨德尔,已经成为“后萨达姆”时代让美国最感头痛的伊拉克反美人物,《纽约时报》社论形容萨德尔是“一个懂得将军事对抗转变为政治优势的人”。
从8月5日纳杰夫战事爆发到现在,纳杰夫堪称美国入侵伊拉克一年多来又一最具挑战性的场所。在这座拥有伊斯兰教历史上诸多圣人陵墓的小城,萨德尔及其追随者开创了现代社会弱势群体凭借宗教圣地与外国军队周旋的先例。这种特殊战法,不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也使美国这一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始终难以有效地发挥军事优势,甚至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然,从纯军事角度来看,萨德尔领导的“迈赫迪军”同美军作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这支民兵武装怎样英勇顽强,都无法与兵员充足、武器精良的美军相匹敌。纳杰夫战事呈胶着状态至今,一方面在于,美国及其支持下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害怕战火破坏这一著名的宗教圣地而引起广大什叶派穆斯林民众的反美起义;另一方面在于,美国和伊临时政府目前仍希冀通过围困和威慑性军事打击,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
不过,美军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并非“万全之策”。如果说萨德尔武装此时最需要的是援兵和军事补给的话,那么此时围困纳杰夫的美军最需要的则是时间和耐心。随着11月美国总统大选日期的临近,争取使驻伊美军早日摆脱进退两难的窘境,已成为布什政府外交领域中的当务之急。最近,伊临时政府不断呼吁萨德尔及其武装人员放下武器,而美军也在伊安全部队配合下步步紧逼萨德尔武装占据的阿里清真寺。从这一情况看,美军正在失去对萨德尔的耐心。
纳杰夫战事说到底,是占领与反占领之间的一场激烈较量。萨德尔在其和谈条件中每每提到美军必须撤离伊拉克便是最好的证明。可在这一较量过程中,美方却利用伊临时政府代表同萨德尔谈判这种表面现象,竭力掩盖美军在纳杰夫战事中的主导作用,一再声称驻伊美军只是在“协助”伊临时政府平息“叛乱”。
从驻伊美军围困萨德尔武装不难看出,美国决心鼎力支持伊临时政府。这既是保证临时政府站稳脚跟,防止反美武装力量“坐大”的需要,更是布什政府显示美军在伊拉克的“成功”战绩,争取国内舆论支持的重要筹码。在过去几天里,虽然屡有萨德尔与临时政府代表和谈并同意撤离阿里清真寺的报道,但枪炮声很快就会打破短暂的“和平”。这种血腥较量,对于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伊拉克百姓来说,是极其痛苦的煎熬。(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