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 > 新民晚报创刊75周年 > 新民晚报介绍
新民晚报七十年史:走出国门 交游海外

NEWS.SOHU.COM  2004年08月30日13:55  来源:东方网-新民晚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改革开放,结束了数十年闭关锁国的岁月,给《新民晚报》的领导和记者职工带来了走出国门呼吸新鲜空气,开阔视野,拓展报业的机遇。出国访问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不敢想的,不要说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就是报社领导机会也很少。

  1982年10月20日,束纫秋参加中国新闻代表团赴日本访问。这是复刊后本报领导人首次出访。 1983年赵超构参加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南斯拉夫,1985年张林岚参加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此后数年中,沈毓刚、冯英子先后应邀出访德国,任荣魁出访丹麦,周珂访美,周宪法访日,徐克仁、孙洪康访苏。

  1989年到1993年,记者、编辑、经营管理人员共出访20批182人次,涉及26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新民晚报》外事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以后,报社出访的人次不断增加,出访的国家和地区逐步扩大,层次逐步提高。 1994年出访35批,62人次;接待来访34批203人次。 1995年出访38批,62人次;接待来访32批,162人次。1996年出访44批,79人次;接待来访2l批77人次。90年代《新民晚报》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地位引人注目,国际影响也逐渐扩大。慕名来访的外国媒体负责人有法新社社长、法国巴黎新闻公会秘书长、印度记协主席、尼泊尔记协主席、美国新闻记者代表团,意大利《太阳报》记者、瑞典《天天日报》总编辑、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访华代表团和多批国际知名的漫画家、作家、记者先后到报社进行友好交流。

  记者中最先闯出海外采访这条路的,是体育部。 1984年7月28日,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本报特派记者卢璐赴洛杉矶采写奥运会盛况。这是《新民晚报》首次派出记者到国外进行采访,卢璐在奥运会上采写了开幕式、女排、田径等项目比赛的新闻,采访了荣高棠、袁伟民、周晓兰、朱建华等官员和运动员。留守报社的“后方”记者也组织精兵强将,共同作战,写了许多精彩稿子,将奥运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新民晚报》的国际体育报道也从此获得了较大发展。除了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世乒赛、中日围棋擂台赛及以后《新民晚报》发起的中日围棋天元赛、由此壮大起来的中韩围棋、中日韩围棋各项比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象棋大赛、篮排球的世界性比赛、国际体操比赛、亚足杯、世界杯足球赛,甚至并不受国人重视的国际手球比赛,……大凡是中国开展的体育项目而又有国际比赛的,都进入《新民晚报》体育报道的视野。

  与欣欣向荣的体育报道国际化相比,经济报道、政法教卫报道和文化报道的“走向世界”步子,沉重得多。当然也有过参加“汪辜会谈”这样的重大报道。1993年4月,举世瞩目的台湾海峡两岸首次历史性会谈在狮城新加坡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名中外记者聚焦“汪辜会谈”。由十六人组成的中国大陆记者团随行前往采访,其中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的新闻单位占了十个名额。政法记者钱勤发作为《新民晚报》特派记者,参加了这个采访团。他连续发回新闻和特写,从各个角度写出适合晚报读者口味的生动报道,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一年七国首脑的“东京峰会”,《新民晚报》也派出年轻记者孟宇峰前往采访。之后,青年编辑高东去日本出席’96亚太新闻记者论坛,在会上作了有关新闻交流的演讲。

  因为《新民晚报》在读者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当时不少一些大企业(如国际航空公司)、一些部门(社会团体)、文艺单位(如影视摄制组)在需要扩大他们事业的宣传时,也邀请《新民晚报》记者随访。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要采访类似国际文艺上的重大赛事,如电影奥斯卡奖和国际电影节等,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民晚报》在国际交往方面不断走向开放,实现了不少“零的突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86年5月24日,《新民晚报》与上海市体委联合举办了“新民晚报杯国际女排邀请赛”,中国、古巴、日本的国家队和上海联队参加了比赛。这是《新民晚报》首次组织国际体育比赛。 1987年4月,退居二线、任评论员的周珂应邀访问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讲学,介绍了《新民晚报》,这是首次进行出国学术交流。 1988年6月,《新民晚报》与日本《东京新闻》联合举办中日围棋天元赛,首届比赛在东京举行,副总编辑周宪法率团前往,中国刘小光九段获胜,这是《新民晚报》首次与外国媒体合作推出的棋类活动。 1989年4月,《新民晚报》首次举办“多国新闻及出版制作器材展览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厂商参展。1992年5月22日,斯洛伐克新闻代表团作客《新民晚报》,由总编辑丁法章会见,这是《新民晚报》首次接待外国媒体代表团。

  1992年7月,《新民晚报》与台湾《中时晚报》签订了“新闻合作协议书”,两报总编辑丁法章和林国卿代表各自报纸签字。这是《新民晚报》首次与境外媒体的新闻合作。 1993年6月5日,丁法章赴台湾作为期两周的访问。这是《新民晚报》也是上海新闻界和全国晚报界首次访台。 1994年6月15日,丁法章率《新民晚报》新闻代表团访问法国,考察巴黎报业。这是《新民晚报》首次独立组织代表团出访国外……1999年6月,新一任总编辑金福安首次率代表团访问台湾,继续着《新民晚报》与台湾《中时晚报》的新闻交流和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到海外去留学、进修、经商、创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们身居异邦,分外怀念祖国和家乡。他们有的通过北京中国国际书店在世界各地的发行渠道获得《新民晚报》,有的通过国内亲属不定期邮寄本报。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华侨华人已增至200余万,其中有一半左右是近二十年来的新移民。他们较之老移民更关心来自祖国及家乡的消息,不少人希望能在当地看到《新民晚报》。

  为筹备发行美洲版,1993年12月丁法章等赴美国旧金山、纽约、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考察,广泛征求上海籍新移民、留学生的意见。他们还拜会了我国驻美使、领馆和新华社驻美国分社的领导,听取他们对《新民晚报》在美国印刷发行的意见。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在接见考察团时表示,欢迎《新民晚报》到美国发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的外交官们也表示热情支持,建议公司可以设在洛杉矶。

  报社党委、编委会经过研究,认为跨国发行时机已经成熟,这是一件满足海外读者需要、扩大对外宣传、展示上海形象的好事。市委领导听取《新民晚报》汇报后指示:《新民晚报》在美发行,是加强对外宣传的一件大事,应尽快筹建,并把此举列为上海1994年对外宣传的一项重要举措。 1994年4月,中央主管机关正式批复,同意《新民晚报》在美国印刷发行。

  地方报纸搞跨国发行,国内尚无先例。报社领导为此采取“大胆探索,稳扎稳打”的方针首先在华人居住比较集中的美国洛杉矶建立新民晚报第一个海外公司,即新民国际有限公司,负责海外广告和发行业务。

  1994年10月13日,通过国际通讯卫星传版的第一张《新民晚报》样报在洛杉矶诞生。同时,从上海征集到的国内读者推荐的旅居海外亲友订报名单3万多个,源源不断地传到美国公司总部,这是本报在美国的基本订户。在美国,50个州和一个特区都有了《新民晚报》的读者,最多的州是:加利福尼亚、纽约、得克萨斯、宾夕法尼亚、马里兰、佛罗里达、密歇根。 10月25日,由洛杉矶《中国时报》印刷厂印刷的第一批《新民晚报》在美试发行获得成功。

  1994年10月25日晚,丁法章为本报在美发行举行招待酒会。酒会在洛杉矶巴特维切大酒店举行。参加揭牌仪式和庆祝酒会的有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周文重,美国阿罕布拉市市长宝地江,当地华人社团代表和读者代表400多人。 11月1日起《新民晚报》在美正式发行。曾建徽题赠贺词“传播祖国声音”;金炳华题赠贺词“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学贤大使、知名美籍华人陈香梅等都发来贺词。美国驻沪总领事柏瑞琪也从上海发电致贺:“新民晚报在美国的发行将会促进美中两国的理解,而这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阿罕布拉市长宝地江来酒店道喜时,说:“我的城市成了《新民晚报》在美利坚发行的发源地,这是为当地华人办了一件好事”,并授予丁法章荣誉市民证书。是日,新华社华盛顿分社为此播发了新闻稿,世界其他通讯社也为此事作了报道。

  不多久,《新民晚报》已发行全美五十个州,发行量稳步上升。在洛杉矶,当地设有93个自动售报报箱;外地则由美国邮局投递。海外游子在大洋彼岸看到了家乡报纸,倍感亲切,他们把看到《新民晚报》,比作“每天喝一口家乡的泉水,带去家乡信息,大慰乡思”。

  《新民晚报》先在美国免费赠阅两个月,然后征求订户。在随订报单中送的一份读者意见征询表中,新民国际公司列出8个问题。在随机抽出的2000份样本中,关于“新民晚报是否增加美国当地新闻”的意见最为集中;约占总数48.1%的读者认为要增加美国当地新闻。他们的理由是:“新民晚报既来美国发行,订户又是在美华人为主,报纸只有中国新闻,总会觉得接近性差些,不实用。特别是华人经济状况大部分属于中下水平,报纸没有当地新闻,还得要去订一份当地中文报纸,才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负担太重,那就只能不订新民晚报了。”占总数71%的读者建议,增加“大陆投资”专版。虽然读者不一定都是投资者,但去大陆投资是当前经济热点,从这个专版,也可以反映出大陆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有不少读者建议增加“海外华人版”,报道祖国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政策,以及人才聘用、集资等信息。这次征询调查,以及经常性的读者来电来访,使新民报人看到了在美国发行工作的不足,进一步促使报社决策层深层思考:如何使美国华人读者更加喜欢《新民晚报》,从而更好地为海外游子服务?——下一个目标应该是设立驻美记者站,为创建《新民晚报·美国版》作准备。

  创办美国版,意味着进一步深化新闻改革,美国华人读者能否接受?美国的华人媒体已相当成熟发达,市场趋于饱和,后来的《新民晚报》能不能成为一匹黑马,占领市场?美国情况错综复杂,海外采编力量如何调控?编委会再三权衡利弊,最后取得了共识。邓小平说过:“发展是硬道理”。有问题有困难,靠发展来解决。如果坐失时机,坐等条件成熟,有一百条理由也是空话。 1995年6月,丁法章北上首都,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有关部门陈述这一大胆设想,得到了领导的有力支持,几位外交界的朋友表示理解与支持;一位资深新闻管理人士也主张“要大胆干”。上海市委领导也对新民晚报社的开拓精神十分赞赏,认为晚报建立驻美记者站,创办美国版,是上海对外开放的又一窗口。

  1994年5月,曾先后担任经济部、新闻编辑部和政法教卫部主任的顾龙,开始负责新民国际有限公司的筹备工作,以执行董事兼首任总经理身份赴美准备印刷发行事宜;经理部经理陆其祥以董事身份一同前往协助工作。以后,又有江沛、李新、胡劲军、潘玉鹏、高东等先后赴美国记者站及新民国际公司工作。

  1995年7月,为适应报社外事和外宣工作的需要,报社在总编办公室设立了外事办公室,在编辑部新建了海外新闻部,直接为创办记者站、推出美国版作组织准备。

  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及外交部等有关部门支持下,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驻美记者站终于在1996年2月15日得到上级批准。又经过半年筹备,记者站首批记者于8月26日启程赴美。建站工作紧张进行:办公用房,调试电脑,落实选题,联系作者,走访侨社,拜访名流,驻美记者几乎是连轴转。 11月9日,驻美记者站正式成立,《新民晚报·美国版》创刊了!正在美国访问的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为记者站揭牌。

  创办美国版的宗旨是:报道中美重要新闻,传播华人社区资讯,反映国内建设成就,提供各类服务信息。美国版的版面结构是:除了保留读者所欢迎的《新民晚报》国内版内容外,第一至第四版推出了4块新版面:“综合要闻”、“美国新闻”、“祖国各地”,以及轮番出版的“中国投资”、“浦东经纬”、“漫画世界”、“小说选萃”等专版。前两版由驻美记者站负责采编,主要报道美国当地读者关心的国际新闻和华人社区新闻,为在美华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提供帮助,后两版则由海外新闻部在上海采编,传版到美国。 “祖国各地”版,由国内20多个省市的兄弟报纸轮流提供当地新闻或按照新民晚报要求编辑每日版面。

  驻美记者站的两位记者每天要编辑两个新闻版,采访、组稿、摄影、编辑、拼版、扫描、制作图片、校对、改样、发排,样样自己动手。他们一边编辑版面,同时尽可能抽时间采访一些重要新闻。如:1997年3月9日至23日,由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率领的中国海军编队首次访问美国。美国版从3月初开始就大量介绍了访美中国舰队的有关资料和行程,舰队抵达夏威夷后,又逐日进行跟踪报道,反映美国人民和侨界人士热烈欢迎中国海军的盛况。海军抵达圣迭哥时,两位记者清晨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去参加欢迎仪式,连续几天集中报道了舰队在圣迭哥和洛杉矶活动的情况;还编辑了画刊《威武之师,文明之旅——中国海军访问美国剪影》。

  驻美记者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在美国做对外宣传的复杂性。经了解,美国版的读者主要是大陆赴美人员,也有一些台湾和港澳地区赴美的新移民,他们希望了解上海;对许多问题,他们想知道“中国的说法”。针对这些特点编辑版面,服务华裔,就成为美国版的经常项目了。如:美国新移民法在1996年出台后,对新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获得福利等作出许多限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版以此为重点,组织了大量报道,反映华裔的意见。移民法开始生效后,又以问答形式,开辟了“新移民法简介”专栏,很受读者欢迎。驻美记者还采访了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美国政要,采访了华盛顿州新任州长骆家辉等杰出华裔人士,以及一批新移民的成功和奋斗经历,在华人社区引起很大反响。美国版上开设的服务性专栏还有“税务漫谈”、“福利新观察”、“保险顾问”等,约请专家为读者解答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深受读者欢迎,有些人还将这些专栏文章剪贴成册保存起来。许多同行得知《新民晚报·美国版》只有两个记者,而每天要连写带编出两个版面时,都在惊讶之余表示敬佩。

  迄今为止,《新民晚报·美国版》是在美国本土进行部分编辑的唯一一家中国大陆地方报纸。她不仅是上海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也是新民晚报自身的广告。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历史时刻临近了,为满足香港读者的信息需求,《新民晚报》决定抢滩香港,在香港扩大发行。第一步,便是筹建新民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特派记者姚荣铨赴港,建立由中资公司和上海籍商界人士为主要对象的发行网络,落实发行渠道;第二步,在深圳建立卫星传版和同步印刷的分印点。在《深圳特区报》支持下,12月1日起,分印《新民晚报》,并当天运送香港,再由香港分公司负责将报纸运达各零售报摊。 11月19日揭牌的新民晚报深圳记者站,作为后援部门,负责分印发行事宜。

  1997年2月,报社组团参加香港“九七亚洲报业博览会”。与《人民日报》等33家报纸在香港世界会议中心,展示了各自报业发展情况。

  1997年5月,由新民晚报社及香港汇光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方召麐近作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方召麐为香港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之母,是香港著名画家。上海市老领导汪道涵、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等参加了开幕式。

  这些活动,都进一步显示了《新民晚报》作为上海外宣窗口的作用,也成为展现国际形象的“广告”。许多侨居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上海籍华人,纷纷向报社提出独家代理发行《新民晚报》的要求。在美国,由于邮局投递速度缓慢的原因,洛杉矶出版的报纸,要几天甚至半个月才能送到美国东部及加拿大东部城市读者手中,这也制约了报纸的发行工作。为扩大发行渠道,报社分别派人先后赴澳大利亚、美国考察,广泛接触华人社会,寻找可行性方案。 1997年5月29日,在周宪法先期考察的基础上,丁法章又率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访问。在悉尼,受到正在当地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的接见。在新民国际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博道影视传播公司的合作下,一个为解决加拿大读者及早看到本报美国版问题的方式从1997年3月下旬开始试运作。这个办法说起来也不难办,但要有肯帮助我们的人。操作程序是:由新民国际公司将报纸从洛杉矶空运到温哥华,由博道公司支付运费,并在温哥华130个中文书店零售的独家代理发行的方式。这种“温哥华模式”大大缩短了发行时间,温哥华读者可看到当天出版的美国版。它不失为一种“少花钱,办实事”的发行手段。试运作3个月后,报社派总编办公室主任恽甫铭作为新民国际公司代表,赴加拿大温哥华签订协定,委托博道公司独家代理发行业务。

  在报社同仁为走向海外、拓展报业而奔波的1997年秋天,11月2日丁法章在洛杉矶受到了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新民晚报》报道了这一消息:

  “本报洛杉矶2日电(驻美记者胡劲军潘玉鹏)即将圆满结束对美国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5时30分(北京时间3日9∶30)在他下榻的洛杉矶世纪广场大酒店,亲切接见了本报总编辑、新民国际有限公司(美国)董事长丁法章及本报驻美人员。

  “会见时,丁法章向江主席介绍了本报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本报发行美国受到广大华人读者欢迎的情况。江主席对本报‘甘为游子传乡音、乐在异国播友谊’的举措表示肯定。他赞扬《新民晚报》为外宣所做的工作,并亲切勉励《新民晚报》驻美人员把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做得更好,把《新民晚报》办得更好。”

  “江主席进行美国国事访问的特别助理曾庆红、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会见时在座。会见前,曾庆红接见了丁法章总编辑和本报驻美人员,对本报拓展海外事业,参与外宣工作表示满意,并简要介绍了江主席这次访美的巨大成功。”

  11月3日,这天的《新民晚报》第一版刊登了江泽民主席接见丁法章时阅读《新民晚报》的照片。图片说明文字写道:“丁法章向江主席呈上《新民晚报·美国版》对江主席访问美国的报道的剪贴本”。(见1997年11月3日《新民晚报》)

  11月10日,从美国飞回上海的丁法章信心倍增,召开党委、编委会议传达江泽民指示和最新精神,会上决定开一个“新民晚报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成立报业集团的有关事宜,并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远景构想”。他把自己的想法谈了之后,党委一班人无不赞成,大家豪情胜概,溢于言表。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