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陋就简个人办学校虽没手续但帮了大忙徐杨段毅刚
简陋的条件难阻孩子求学的渴望 新报记者段毅刚摄
昨天是全市中小学统一开学的日子,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返回学堂。可这些孩子肯定不会想到,就在这个城市的边缘,很多他们的同龄人正在一个个因陋就简的“新私塾”—————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实现着自己看书识字的梦想。
目前,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各个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解决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郊接合部出现了许多个人兴办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但这些学校没有任何资质,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大都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不过就是这些学校,正在解决很多流动人口子女读书的问题。
家长漂泊 学生来去方便
设在北辰区刘家房子这个城乡接合部,由68岁的陈志斌老人创办的爱心小学算是这一带规模最大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了。学校在校生一共有300多人,为了能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陈老以每年4万元的价格租下了两个小院儿,一个专门留给学前班,另一个给一到六年级的六个班;另外还专门配置了三台电脑,让孩子们休息时学学打字。
由于老人上了年纪,现在是他的儿媳———一位正宗的会计专业本科生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她告诉记者,流动人口的子女选择上这样的“私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家庭收入少、流动性大,一旦家长要到下一个城市谋生,孩子只能跟随家长漂泊,所以这样的学校最合适,来也方便、去也方便。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大一点的孩子来津之前已经在当地就学,可由于教学质量无法和天津这样的大城市相比,只能降级进入公办学校。可那样要多花不少钱,所以家长先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充电”,等学习跟上之后再进入正规学校。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意义重大
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流动人口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少年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来;三是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就学问题日趋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不在少数,妥善解决在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就更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新报记者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