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航空母舰,我们会自然地联想到浩瀚无垠的大海。这种巡弋在海洋上的庞然大物倚仗着舰载机巨大的打击能力,成为了海上巨无霸。那么,比大海还要辽阔的天空中是不是也存在过“航空母舰”呢?这里讲一则鲜为人知的故事……
“梅肯”号,美国海军1931年8月8日试飞的新一代飞艇,艇身内设置的飞机库以及相应的“秋千”式飞机回收装置使它成为了一艘名副其实的“空中航母” 。它可以搭载5架重量为1.248吨的“雀鹰”双翼单座战斗侦察机。
每一名“雀鹰”飞行员都自夸为“秋千艺术家”,因为要想让这些“寄生飞机”安全“着舰”需要有很高超的技巧:首先必须取得与“梅肯”号一致的速度,然后接近“秋千”回收装置,把“着舰钩”———飞机上翼中部装着的倒钩— ——套进“秋千”的圆环内。与此同时,“梅肯”号上的回收人员会放下回收架固定住飞机,然后启动吊车,把飞机吊回机库里面。
物以稀为贵,“梅肯”号飞行中队是当时美国海军仅有的一个“空中航母” 飞行中队。技艺高超的“秋千艺术家”们在自负之余,难免会作出一些出人意料而又胆大妄为的举动来。这次,它竟然千里迢迢赶去“轰炸”了美国总统。
1934年7月的一天,美国海军“休斯顿”号巡洋舰劈波斩浪,全速向夏威夷行进。由于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在舰上,舰上的人员从水兵到军官个个神情高度紧张,生怕在自己手里出点儿什么差错,威胁到这位美国“当家人”的安全。
已经离开美国海岸2250公里了,一路上还算平安,舰上的对空观察军官看了看周围茫茫的大海,终于暗暗松了一口气:“这里超出了所有飞机的作战半径,除了鸟,天上该不会再来什么东西了吧!”想到这里,他又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远处的天空。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眼,他看到了两个奇怪的黑点。
“上帝呀,那该不会是两架飞机吧!”观察军官强压住喊叫的冲动,举起了望远镜。
“飞机!战斗机!”这次的惊呼声脱口而出!
在那个年代,军舰可怜的防空能力根本无法与飞机对抗,航行在海上的军舰遇到敌人的战斗机简直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而现在,竟有两架战斗机飞过来,舰上人员怎么能不大惊失色呢。但在吃惊的同时,大家又都抑制不住地奇怪:总统这次出行是严格保密的,一般人怎么能知道方位呢?而且在这远离大陆的茫茫大海中心,又从哪飞来了两架飞机呢?
凄厉的警报声中,两架飞机越来越近,机腹下挂着的一枚大炸弹已经隐约可见!舰上所有的武装人员都把自己的枪指向了天空: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样做于事无补,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有枝枪在手里总会让人感到心安一点儿。
片刻间,飞机又近了一些。几个沉不住气的舰员已经扣动了扳机。子弹划破长空的尖锐啸叫似乎吓着了飞行员。两架飞机不约而同地拉起了高度,但方向并没有改变,机头仍死死地指向“休斯顿”号巡洋舰。
“上帝,这是俯冲前的准备!他们要动手了!他们要投弹了!”对空观察军官的经验让他又一次大声喊叫起来。周围的人顿时一片慌乱。保镖们紧紧地把罗斯福围在中间,似乎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总统。
飞机真的开始俯冲了!军舰上顿时枪声大作,但小小的子弹又怎奈何得高速飞行的飞机呢?两架飞机前后错开,越冲越近!对空观察军官死死地盯着机腹下的那枚炸弹:这个家伙只要一松动,就真的只有上帝才能保佑总统了!
突然,观察军官看到了机身侧面的徽标:一胖一瘦两个卡通小人在表演“空中飞人”的杂技。似曾相识的徽标让他心里一动:“‘空中飞人’,难道是…… ”
几个月前,新编发的辨识手册中有这样的一个徽标,是自己人,一个新成立的什么“梅肯”飞行中队的标识,据说这些家伙都是从飞艇肚子里钻出来的。“ 莫非是他们?”
飞机已经冲到投弹高度了。惊疑不定的观察军官终于看清了机尾上的“美国海军”字样。“真的是自己人!这帮混蛋在干什么?”
观察军官这次没有大叫。他相信所有的人都看清了飞机上的标志,因为枪声已经停下来了,大家都呆呆地仰头盯着作俯冲攻击状的自己人。
投掷物终于落下来了,不过不是机腹下的“炸弹”,因为那只是一个大号中心副油箱。落在甲板上的是一个包裹,里面有一份报纸和几张纪念首日封,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梅肯”中队特向总统阁下邮递《旧金山日报》并奉上“ 梅肯”号首发纪念封,希望阁下能喜欢。
随行人员立刻把报纸、纪念封和纸条一并拿给总统。罗斯福先看了看纸条,又拿起纪念封,只见上面画着一艘大大的飞艇,左上方用淡红的字体印着“好运伴随你!”的字样以及“美国海军‘梅肯’中队指挥官威利上尉”的落款。
“这个冒失鬼!”总统紧绷的脸终于放松了下来。旁边有随行的海军高级官员马上向他解释了“梅肯”中队的飞机为什么能飞这么远。罗斯福听着,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打起仗来,这可是个秘密武器!”
天不遂人愿,“梅肯”号和它的艇载机中队未能如总统所愿成为战争中的秘密武器。在“轰炸”过总统不久,“犯上作乱”的“梅肯”中队和它的母艇终于遭了“天谴”,所有的一切都在1935年2月12日下午结束了。
当天17时5分,结束训练正准备返回旧金山基地的“梅肯”号遭遇了一股猛烈的阵风。风从艇首右舷突然吹来。艇身剧烈摇摆并发生倾斜,而且有了横滚的迹象。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飞艇尾部的垂直安定面发生断裂!碎片纷纷从空中落下。尖锐的铝架断口刺破了3个氦气囊。“梅肯”号失去了控制。艇首渐渐昂起指向天空。乘员们手忙脚乱地向艇外抛着压舱水囊和油箱,希望使飞艇重新恢复平衡。但他们已经无力回天。气囊中宝贵的氦气迅速外泄。飞艇很快丧失了漂浮碧蓝天空中的“资本”,开始头上尾下地坠落。
救了大部分艇员一命的是飞艇下面同样碧蓝的海水。在艇尾首先入水的情况下,大多数乘员得以钻出飞艇,爬上救生艇逃生,只有两人不幸遇难。艇上的4架 “雀鹰”则永远沉入海底。海面上的“梅肯”号苦苦挣扎了40分钟后,最终还是心有不甘地沉没了。
几乎与美国同时,苏联也产生了建造“空中航母”的想法。不过,他们的想法更直接、更大胆。欲知苏联有着怎样大胆的想法,请看下期本版《“连环”子母机上演空中马戏》。□李学华 常明 张晓军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