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重庆市某事业单位的陈先生辞职开办了一家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诊所,为了让诊所打出声望,他特地从各医院高价招聘十多位医师坐诊。诊所经营不到半年,这些医师竟集体提出辞职,原因是陈先生不支持他们使用行业内通行的挣钱手段。"开诊所不就是做生意吗?没有诀窍怎么挣钱,你不挣钱,连累我们也降低收入。"陈先生向记者转述医师们的话,他告诉记者,那些医师曾经教他如何打出"专治疑难杂症"的广告吸引绝症患者,如何购买做过手脚的检测仪器等赚钱方式,"人命关天,赚昧心钱心里也不安稳",陈先生拒绝医师的提议,坐堂医师甩手离去,他的诊所也亏损关闭。
黑诊所,小医院的坐堂医师最欢迎患有各种不治之症的病人,治不好和医师没责任,治疗中开出的药却高达数万元;坐堂医师和本医院、诊所的检验员之间有自己的"切口"(行话),医师说患者得什么病,检验员就能让检测仪器"检"出符合病情的数据……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患者想都不敢想的手段,成为无德医师最来钱的门路。
(无德医师骗钱伎俩一)专治疑难杂症
这种私人开的小诊所遍布城区
专治疑难杂症,是无德医师赚钱的最佳伎俩。陈先生告诉记者,越是大医院治不了的绝症患者,越受无德医师欢迎。这类患者及家属一方面抱有侥幸心理"有病乱投医",一方面对死亡有所准备。"治不好不是医师的责任,万一遇到大医院误诊的患者,那无德医师就成医神了!"陈先生说,"只要钱出的够多,就是爱滋病那些人也敢治!"对绝症患者,无德医师先开出一个疗程上万元的中成药,惯以祖传秘方的 称谓。为了显出其神秘,还会开出药引,而药引多是现代生活中难以寻找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招聘的医师里,曾有人要求患者寻找铁锅锅底的黑灰作药引,为找到足够的药引,患者家属几乎把周边农家的铁锅底刮遍。"什么秘方,不过把几味有滋补作用的中药磨成粉,装进胶囊里。"陈先生气愤地说,为了不让患者怀疑药效,无德医师给患者的生活起居规定了不少难以坚持做到的事项,比如清晨5点起床跑步等,这些事项往往不会写入病历或处方。当患者一个疗程结束后到医师那里质问药效时,无德医师多运用心理学引导患者回忆是否按照医嘱生活。如果患者说某一天或某一项要求被遗漏,就成了秘方无效的唯一原因,无德医师会假装善意的让患者再治疗一个疗程,并叮嘱患者生活起居一定要严格按医嘱进行。
(无德医师骗钱伎俩二)使用“切口”,对检测仪器动手脚
对检测仪器动手脚,是无德医师欺瞒患者的主要手段。陈先生说,求诊者在坐堂医师处问诊后,医师根据求诊者的描述确诊病情,而是开出各种化验单,送患者去检验,医师与检验员对话时,会使用切口(行话),可能是数字或日期、冷暖之类的家常话,暗指自己为求诊者确诊的病情。检验员心领神会,操纵仪器检验出医师需要的结果。陈先生告诉记者,仪器打印出的各类指标,拿到任何一家大医院都能得出求诊者患病的结论。求诊者仪器的科学性深信不疑,哪里知道仪器被检验人员操纵。求诊者拿到检验结果,无德医师自然将病情介绍的十分严重。陈先生说,几乎每个到诊所求诊的女性都被检查出妇科病。无德医师一次为查出有妇科病的女性开出近千元的药品,并要求她们立刻输液。事实上,无德医师为她们开出的,多是未加入任何药剂的生理盐水。此外,无德医师根据女性神态穿着确定她们是否从事色情业,继而暗示检验员为她们做出"支原体阳性"或"衣原体阳性"的检验结果后,确诊她们为性病。陈先生告诉记者,"支原体阳性"和"衣原体阳性"指标不能说明求诊者患有"性病",但求诊女性并不知情。
无德医师为何屡屡得手?
办法如此简单,为何屡屡有人在无德医师处受骗呢?记者就此走访了卫生执法人员和正规医院的负责人。他们介绍,无德医师与黑诊所不同,对城市居民的危害较大。首先,无德医师的欺骗性很强,他们要么在"某某正规医院门诊部"的牌子下坐堂,要么有"某某正规医院退休专家"的介绍内容,身后挂满锦旗,无德医师坐堂的诊所也在广告中充斥煽情的内容和无效退款的承诺。其次,患者求医心切,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为无德医师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的方法,诱骗患者多次治疗创造可乘之机。从执法角度看,无德医师所在诊所经营执照齐全,不属于黑诊所;无德医师使用的药品虽无益也无大的伤害,因此。患者明知被误诊或被耽误病情,执法人员也难以将他们清除出本行业。有关人士忠告患者,生病首先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病情后,应稳定情绪,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如迫不得已在小诊所就诊,要核实坐堂医师身份,细心询问医师开出的每类药品,并保留检测结果和所有单据。
防欺诈,正规医院教你多“问病”
"无德医师赚钱的伎俩难以想像,我知道的不过冰山一角。"陈先生说,要想不被欺骗,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正规医院就诊。 在我们身边,大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往往医生问什么,就答什么,主动向医生提问的患者和家属较少。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建议患者多"问病",通过"想问、敢问、会问、多问、广问、勤问",做到对病情心中有数。这不但有利于患者掌握病情、明白消费,还能够帮助医生提高医疗质量。
想问:患者要克服嫌麻烦或盲目服从心理,本着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向不理解的治疗方案"刨根问底"。例如患者遇到医生开出"大处方"、做昂贵的检查等状况时,就有必要询问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防止不必要的花费。如确实遇到医生误诊,还能帮助医生减少医疗事故。
敢问:有的患者生怕提问过多引发医生的不耐烦情绪,对自己的治疗不利。有着多年接诊经历的专家则认为,了解自己疾病的有关内容是维护自己健康的权利,任何医生都有义务向患者解释。
会问:"问病"一定要问到关键,专家建议患者重点询问医生开出的检查项目有何目的,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检查时注意什么。在治疗方面,患者要注意了解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有关知识。另外,患者还应该询问病愈后如何预防和复查等。
多问:由于医院之间、医生之间的医疗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患者对一些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的疾病要多询问,如多问几家医院,多问几位医生,多向类别不同的科室问诊等等。
广问:患者可以向正在康复或已经康复的同类病人取经,从医学杂志、医学书籍、互联网中查找疾病的有关答案,还可以向有关的医疗保健栏目咨询,以便寻找更科学、更先进的医疗方法对自己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勤问:身体出现不适者,要及时到医院去看病,询问防病治疗的知识,不要图省事,根据经验到药店买药,寻求偏方,从而错失良机加重病情。(完)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