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如今什么东西最值钱?答曰:诚实守信。笔者认为,此言极是。
诚实是做人之本。“君子养心莫于诚”,“巧伪不如拙诚”,“以诚威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历史上诚实的佳话不胜枚举。当然,传统意义上的“诚”有许多是同封建道德观相联系的,但从做人的品格讲,诚实于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身人格和未来面目的一种尊重;于人则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把握了良心和正义的一种大度和自信。所谓情操、襟怀、气节、信仰等为人的美好品格,其实都是以诚实为基础的。生活中离开了“诚实”二字,交友自然不会是个好朋友,经商也不会是个好商人,为“官”更不会是个好干部。凡是变心的朋友,变味的商人,变质的干部,十有十个是从不诚实这个缺口渐变的。
守信是主事之根。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重诺言,守信用不仅体现着相互信任,而且也体现着道德的教养。富兰克林在《对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信中说过两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金钱”,“信誉也是金钱”。如今熟知前一句的人不少,对后一句有人则不以为然。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共处过程中,规定和秩序往往是靠守信来坚守的。守信更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的运转链条中,无论是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即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用。与此同时,失信、失约也就意味着不仁不义,背信弃义。
为人处世,做事立业,最讲一个“诚”字,最重一个“信”字。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体现,两者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离开了诚实,人就会言而无信;而言而无信的人,往往会践踏道德,漠视文明。当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失诚失信的不道德现象还比较突出,假冒伪劣,缺斤短两,商业欺诈,坑蒙拐骗等暂且不去说它,最可怕的是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使心与心之间筑起了樊篱,在人与人之间打起了围墙,从“心灵不设防”到“处处要提防”,这实在是少诚缺信的结果,是人格德育的悲哀,是处世为人的障碍,岂可等闲视之!
诚实守信最值钱,因为这是一个关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贯彻落实《纲要》,推进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德”既包含着思想道德,也包含着职业道德,而这两者都必须体现诚实守信的精神,都要以诚实守信为基础。无论是哪个行业,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要扬诚实守信之旗,倡诚实守信之德,如此才能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