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诚的含义诚,实也 诚为真实存在 诚信思孟诚的哲学意义:诚相当于上帝职能,与道家道的地位类似,是一种无神论的宇宙观。但又具有其神秘意义。
二、子思"诚"的来源:按侯外庐的解秆是"把孔子'能思'部分的'知',扩大为'诚',于是人道与神道合一,真所谓'以意逆志!'"
三、孟子诚来源于子思并有所发挥,特别强调了"思诚":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於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这段话来源于子思《中庸》20章,文字几乎一样。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20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里孟子特强调一个"思"字。 "至诚而不动者,末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其中"至诚"来源于《中庸》第二十三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二十六章"至诚无息。"义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又《中庸》第二十四"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
可见孟子之说来源于子思,而孟子有所发挥,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思诚"。
四、思孟的诚为天人合一的桥梁:上引《孟子·离娄上》讲明善是诚身之道。即明乎人伦日用者仁义礼,即善:血气心知者智仁勇,即德。既善又德,则为诚。
人的诚善之性是得之于天,所以叫天道。人思念实行其诚以事奉天,这就是人道。
人具备诚就明,可见明生于天道的诚;人能明就诚,是诚又生于人道的思诚。人能够思诚,是由于本身能明。而人本身能明,则又是由于人具有诚。只有天下之至诚(即最诚)能够穷尽其性;能够穷尽其性,则能穷尽人之性;能穷尽人之性,就能穷尽物之性:能穷尽物之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参了。这就是说的自诚明谓之性。由此可见,是诚把天地与人沟通起来,所以说诚为天人合一的桥梁。
五、诚--思诚--至诚,即达到至诚如神的神秘境界
转自搜狐